“一帶一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5-12-29 09:32:0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研究沿線國家的政策,需要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援,更需要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的創新思維、轉型發展。
12月25日,由中國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亞投行成立等多項利好措施的出臺被認為是中國政府強化“一帶一路”政策支援的具體體現。
據了解,亞投行初期投資重點領域包括能源與電力、交通和電信、農村和農業基礎設施、供水與污水處理、環境保護、城市發展以及物流等。
企業能力建設緊迫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助理辛修明在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介紹,當前全球75%的新興經濟體都進入到“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是中國同這些國家合作的重點之一。“一帶一路”框架下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項目涵蓋行業廣泛,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遇與項目合作機會。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出的大部分項目需要以PPP、BOT等形式實施,對承包商也提出了設計、規劃、融資、建設和運營的綜合服務要求。中國“走出去”的企業遇到了更高的門檻。
對於加強企業能力建設,在第六屆高峰論壇上各國商協會會長一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就是加強企業能力建設,包括提供高品質的工程,提高融資能力,分享實踐經驗,建立資訊共用平臺、本土化經營等。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項目險管理部潘鵬表示,中信保在應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別風險時,專門成立了國別風險研究中心,並與相關國家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商談整合合作機制,以加強企業合作能力和機制建設。
探索模式升級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在2015行業年會上談到,近年來,針對傳統項目附加值低的弊端,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嘗試向帶資承包(EPC+F)、特許經營(PPP/BOT)等模式轉變,開始運作集區域規劃、勘探設計、管理諮詢、運營維護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項目;探索“建營一體化”,通過BOT、BOO獲得新增長點;由“工程承包商”向“建設服務商”轉型,為業主提供從規劃、融資到設計建造的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突破傳統經營模式,發揮投融資整合能力,與項目所在國政府探討以BOT、PPP等特許經營模式開展合作,積極參與投資和運營。
越南沿海海港項目是中國港灣實施的、以中國交建品牌在東南亞地區承接的首個EPC+融資項目,2013年4月開工後,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機電工程重載試車。他們策劃的印度尼西亞西雅加達房地産開發項目已經落實,今年7月完成了土地交割。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大了對基礎設施領域投資項目的開發力度,採用公私合營(PPP)、投資入股、並購等模式參與項目,業務模式不斷升級。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王禾在第六屆高峰論壇上指出,當前對外承包工程領域的國際競爭主要體現在投融資能力的競爭,傳統的以施工總承包以及EPC總承包為主的業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在國際競爭的新階段,參與項目投資是必不可少的經營手段,也是業務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王禾介紹,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了對公私合營(PPP)、建造轉讓(BT)、建造運營轉讓(BOT)等投資模式的研究和推動力度。例如,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外第一條以BOT形式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牙買加高速公路的中段工程進展順利。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在寮國投資建設的南湃水電站BOT項目,總投資2.1億美元。目前,該項目正處在建設高峰期,預計2016年4月開始下閘蓄水,2017年初開始發電。
外因影響轉型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的創新舉措,在優先帶動跨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同時,將需要大量資本投入,而合理的投融資機制和模式是確保項目成功的關鍵。
在第六屆高峰論壇上多位發言嘉賓呼籲,東道國政府應當完善法律框架,為投融資模式創新提供制度保障。
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提出,東道國政府和相關機構需要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確定其戰略定位和當前重點發展方向,並根據現有財力和資金,優先發展重點領域。
近些年,基礎設施項目因其規模大、投資多,許多國家放鬆了外資對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管控,投資主體呈現多樣化局面。出席第六屆高峰論壇的企業代表們期望,各金融機構和投資商應加強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開發高效的融資産品和金融工具,破解投融資瓶頸。
孫平認為,金融機構要針對不同國家的特點,設計不同的金融産品;政策性、開發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之間需要加強合作,發揮各自優勢。金融機構還需要積極發展創新思維,考慮不同基礎設施特點採取多樣化的融資方式。
畢馬威中國海外投資業務主管VaughnBarber談到,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制度還不完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將面臨較高的融資和信貸風險。他認為,PPP模式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項目的設計、建造、融資、維護、運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通過PPP模式的合作框架,能夠引入發達國家資本作為項目參與方,使中國企業獲得寶貴的學習機會;同時,通過PPP的保險協議,可以分散與轉移項目的投資風險。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模式越來越多樣化,金融機構能夠擔當的角色也越來越多。對此,中國銀行總行公司金融部副總經理程慧娟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中,金融機構需要貼近市場,了解宏觀和微觀的金融環境變化,了解市場需求變化。其中,需要特別關注人民幣的國際化對整個投融資市場的影響,以便於最大程度地發揮金融機構的多元化優勢,為跨境人民幣結算配套各種信貸、資金交易、債券發行等産品,併為企業量身打造綜合性服務解決方案。
對於當地合作夥伴的選擇,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杭天提醒中國企業:應當著力尋求有經驗、熟悉當地運營、熟知當地法律和議事規則、文化互通的當地合作夥伴。這樣當遇到投資國發生環境變動時,能夠得到當地合作夥伴強有力的支援,進而有效規避和控制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