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星在天,熠熠生輝

  • 發佈時間:2015-12-29 06:00: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29日淩晨,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航太“十二五”圓滿收官。一百多顆在軌衛星熠熠生輝,將“中國”的名字書寫在廣袤的太空。

  探索——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十二五”期間,最出名的中國衛星莫過於“嫦娥”系列。在中國流傳千年的嫦娥奔月傳説,被衛星變成了現實。

  嫦娥二姑娘成為漫遊深空的“探險女俠”。“十一五”收官之年成功發射的探月二期工程先導星——嫦娥二號衛星,在“十二五”期間不斷地刷新中國深空探測紀錄。過去5年裏,二姑娘先後造訪了月球軌道、地月拉格朗日L2點和圖塔蒂斯小行星,如今已飛到離地球1億公里以外的深空。

  嫦娥三姑娘的落月之舞驚艷四方。2013年歲末,嫦娥三號首次實現了著陸與巡視的組合探測,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成功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的國家。她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落”的成功。

  嫦娥四姑娘是三姑娘的備份星,因為三姑娘的任務完成得太好,已經整裝待命的四姑娘只好改變原計劃,預計將在“十三五”期間發射。她將創造歷史,實現人類月球背面的首次著陸。

  嫦娥五姑娘也將在“十三五”期間發射,完成探月工程的第三步“回”。而這一步的關鍵技術“再入返回”已于“十二五”期間獲得驗證。2014年11月,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有關專家稱,這標誌著我國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太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關鍵技術,為確保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和探月工程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嫦娥姑娘們的身後,還有許多成果值得一説:自主研發的7500N變推力發動機首次在嫦娥三號任務成功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月表三維影像、地月與近月空間環境、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月表物質成分與可利用資源、地球電漿體層等研究中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

  探索星辰大海的不止是嫦娥姑娘們,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系列空間科學衛星計劃——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也在“十二五”期間啟動,並將目光瞄準了未知的宇宙。首批列入“十二五”規劃的4顆空間科學衛星中,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是首發星,已于12月17日順利升空。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衛星工程常務副總指揮、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介紹,其餘3顆分別是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都將在明年陸續升空。

  應用——

  我們的眼睛在明察秋毫

  我們仰望星空,我們也腳踏實地。要看清中國的大地,再高的高樓也不夠,需要用衛星來明察秋毫。

  “北斗”讓你找得到北。

  隨著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2012年12月,中國的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向中國及周邊地區的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等服務。2015年7月25日,兩顆我國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第18顆、19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覆蓋的建設目標邁出堅實一步。9月30日,北斗導航第20顆衛星發射成功,加快了北斗全球組網建設的步伐。作為全球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對後續航太工程的實施具有重大借鑒意義。

  “高分”讓衛星視力提升。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自2013年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當年4月,高分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作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建設的首發星,該星在科技創新和應用推廣上的開拓意義重大。2014年8月,高分二號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用遙感衛星領域正式跨入米級解析度時代,大幅提升了我國高解析度遙感數據自給率。剛剛發射成功的高分四號衛星是我國首顆高軌遙感衛星,它為我國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對地觀測體系能力的大幅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應用衛星已實現從試驗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了風雲、海洋、資源等遙感衛星系列,以及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衛星星座,實現了業務化連續穩定運作。

  出口——

  我們的産品正服務全球

  “十二五”期間,在品質和技術上高歌猛進的中國航太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目前,我國通信廣播衛星系統為全球約58%的陸地面積、80%的人口提供電視轉播、通信廣播服務,衛星波束覆蓋亞洲、大洋洲以及歐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區。

  在“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國首次以在軌交付的方式向亞洲用戶出口衛星——巴基斯坦通信衛星1R。同年,我國成功發射歐洲衛星通信公司的W3C衛星,實現首次為歐洲主流衛星運營商提供發射服務;隨後,尼日利亞通信衛星1R發射成功,進一步樹立了中國航太的國際品牌。

  2012年,中國為委內瑞拉成功發射了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一號。年底,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土耳其GK-2地球觀測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一年,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全年共完成5次國際商業發射,再創歷史新高。

  玻利維亞通信衛星于2013年年底發射,對推動我國和拉美國家間的航太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2014年底,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發射成功,開創了發展中國家在航太領域合作的成功先例。

  2015年10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托舉升空。此次任務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

  隨著國際合作的不斷發展,中國航太積極參與聯合國外空委等國際組織的各項活動,以我為主推動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中俄、中烏、中法、中歐等雙邊合作機制不斷深化,“十二五”期間共簽署了31份政府間、機構間合作協議,中法海洋衛星、中法天文衛星等重大工程合作項目穩步推進。

  隨著一顆顆衛星飛上太空,在國際衛星市場上,中國正從“跟隨者”向“領跑者”挺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