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分四號衛星發射成功

  • 發佈時間:2015-12-29 02:29: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西昌12月29日電 (通訊員宗兆盾 潘晨 記者付毅飛)12月29日0時0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至此,我國2015年持續高密度航太發射完美收官,全年共實施19次航太發射任務,將45顆中外航太器成功送入太空。

  高分四號衛星是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光學成像衛星,具有可見光和紅外成像能力,其中光學解析度為50米,紅外解析度為400米。將重點針對國內用戶對高時間解析度遙感圖像數據的需求,為綜合防災減災、氣象預警預報、地質災害調查、林業災害監測等應用領域,以及海洋、農業、國土、水利等提供遙感數據服務。

  高分四號衛星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抓總研製,這是我國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研製首次向高軌道進軍。記者從五院了解到,與傳統低軌遙感衛星相比,高分四號衛星主要有5個不同之處。

  該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李果表示,在空間環境方面,以往發射應用的遙感衛星,都運作在距地球500公里左右的低軌道和1000公里左右的中軌道,而高分四號衛星則運作在距地球36000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軌道。該空間電磁環境惡劣,溫差變化大,對衛星抗輻照能力和熱控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成像體制方面,以往低軌遙感衛星採取的是線陣推掃方式,像影印機一樣掃出一條條畫面,再拼成一幅照片;高分四號衛星採取的是面陣凝視方式,拍照時更像家用照相機,一次拍出一整幅照片。李果説,面陣凝視方式易於實現“機動—凝視”的工作模式,可在短時間內對目標區域進行高頻重復凝視觀測,時間解析度可達到分鐘級,獲取目標區域的動態變化過程數據。這對遙感衛星應用而言是全新的能力。

  針對多方面任務需求和全新載荷成像方式,高分四號衛星設計了單景凝視、區域拼接、機動巡查等多種全新工作模式。通過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敏感器和大力矩輸出執行機構,可實現整星快速機動和高穩定控制,完成對運動目標持續監視、大範圍區域目標快速成像,以及多個熱點地區的交替巡查。

  在相機規模方面,高分四號衛星配置目前我國口徑最大的面陣凝視相機,首次採用了可見光近紅外與中波紅外共口徑技術。該衛星相機分系統負責人練敏隆介紹,這臺相機的可見光探測器達1億像素,紅外探測器達百萬像素,規模均為國內最大;首次採用的共口徑技術,實現了主鏡頭共用,可見光和紅外通道可同時工作。同時該相機首次採用國産脈衝管製冷機、首次在工程上實現大口徑靜止軌道遙感相機熱控方案,以保證圖像品質。

  此外,以往遙感衛星的設計壽命通常為3至5年,高分四號整星設計壽命為8年,是我國目前設計壽命最長的遙感衛星。

  作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一顆重要衛星,高分四號衛星的研製發射,將大幅提高我國遙感衛星整體設計水準及高性能遙感光學有效載荷技術水準,開闢我國高軌高解析度對地觀測技術的新領域,大幅提升我國天基對地遙感觀測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