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抱團取暖 TCL引入樂視注資將引發蝴蝶效應

  • 發佈時間:2015-12-28 11: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傳統彩電行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抱團取暖。近日,TCL多媒體引入樂視注資,雙方宣佈將在戰略資源和商業模式方面形成多維度的深度戰略合作,這樣的抱團模式引發示範效應的同時也引發了質疑,有評論稱兩家企業實際上只是聯手炒高股價,對於雙方企業而言,未來的競爭中彼此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成為關鍵問題。

  用資本綁牢合作關係

  12月11日晚,TCL集團發佈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TCL多媒體引入樂視網(300104)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為戰略投資者。樂視方面出資18.71億元認購TCL多媒體20%股份,成為TCL第二大股東。

  發佈會上,TCL和樂視共同宣佈,未來將圍繞客廳網際網路的大屏用戶,探索創新産品的共同研發、優質內容和垂直服務領域的用戶聯合運營、打通用戶價值變現體系;同時在供應鏈、渠道協同及售後服務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謀全球電視市場,推動産業升級。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TCL與樂視的合作開了傳統家電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在資本層面合作的先河。

  TCL集團總裁、多媒體CEO薄連明先生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在TCL和樂視的生態中都缺少對方那一環,不如把對方一環納入自己體系裏,於是産生了與樂視結合的想法。開始談的時候沒有想到是在資本層面還是從業務角度合作,但是後來發現如果離開資本這個紐帶,業務的合作還是不夠緊密。”

  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樂視致新總裁梁軍表示,兩家公司本身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樂視做電視並不是真正的電視機器,要做的是網際網路運營,而TCL在電視機行業有多年的經驗,TCL的經驗和樂視的經驗互補明顯,這些也是雙方願意走到一起,在資本紐帶的前提下一起找到合適的能共同開拓市場的機會。

  觀察家電行業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傳統彩電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之間早就有過各種形式的合作,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需求導向。比如TCL在前幾年生産的彩電中就曾接入過愛奇藝的視頻資源,電視中網際網路端的內容全部來自於愛奇藝的平臺,雙方各取所需。

  而此次TCL與樂視進行資本層面的合作,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認為:“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的合作,凡是基於物需的合作始終是鬆散的聯盟,也就是説資本層面的合作能夠讓兩家企業的利益更加緊密地捆綁在一起。”此次樂視出資近19億元收購TCL多媒體20%的股份,算是比較深度的資本合作。

  合作破除短板

  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電視機市場整體銷量顯著下滑。市場研究公司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9月27日,中國電視機線下市場銷售量同比下降14%,價格競爭激烈。為應對市場競爭,TCL多媒體採取了更為積極主動的競爭策略,調整産品結構,以確保市場佔有率,但實際運營效率未能明顯改善,導致毛利率受損。

  根據TCL多媒體發佈的前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9個月,TCL多媒體營業額244.4億港元,同比增長3.6%;LCD電視機銷售量為1246萬台,同比上升4.7%。毛利同比下降2.6%至37.3億港元;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0.9個百分點至15.3%;在回顧期9個月內,TCL多媒體經營虧損1.7億港元,母公司擁有者佔虧損為3.0億港元。雖然TCL多媒體出現接連虧損,但TCL集團整體仍處於盈利狀態。

  不過即便毛利虧損,TCL多媒體的電視全球出貨量在2015年前9個月中仍然排名靠前,國內市場LCD電視機銷量同比上升4.3%至603萬台,海外市場LCD電視機銷量為644萬台。從國內彩電企業的平均年銷量上看,TCL與創維、海信等一起把控著市場份額的前三名。在彩電行業內,TCL一直是很有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對於合作的初衷,樂視控股戰略管理副總裁阿木評價道:“TCL是中國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視全産業鏈一體化經營的企業。”

  據樂視方面介紹,樂視超級電視今年的銷量預計達到300萬台,2016年的銷售目標則定在了600萬台。然而,據了解,樂視現在生産電視依賴的是廠家代工,樂視本身在産品的研發、採購、生産、物流配送、銷售渠道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都很不完善,代工只是能夠保證電視的生産量,並不能保證電視的高品質。而且,年銷售量想要達到600萬台,就相當於一個比較成熟的主流品牌,如此巨大的銷售量就需具備相對應的生産能力,而目前的樂視暫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對於樂視來説最好的選擇,就是與彩電企業建立密切的關係。“TCL有生産電視所需要的資源,隨著銷量大幅度增加,對於上游供應鏈的需求就會大大增加,所以至少從供應的角度,跟TCL的合作,對於樂視明年完成600萬的目標有很大的幫助。”梁軍説。與TCL合作,能夠為樂視提供完整的生産渠道,而且可以彌補樂視産品設計、製造工藝以及産量等方面的短板,雖然網際網路電視在今年很受歡迎,但製造工業還是難免讓業界吐槽。

  從TCL的角度講,看起來雙方的合作能夠使TCL引入樂視的網際網路模式,加速網際網路轉型,並且在TCL終端使用樂視網的很多獨家視頻資源。實際上,TCL佈局網際網路戰略已久,TCL多媒體此前已經發力智慧家電,並與歡網科技合作借助網際網路基因打造智慧雲生態圈。

  然而,業內有一種説法,由於華星光電、京東方和輝光電等國內面板廠商都建立了多條生産線,加之國內彩電銷量開始呈下行趨勢,導致中國面板即將進入産能過剩的時期。“樂視選擇與TCL合作,最重要的是因為TCL有自己的面板,而別的彩電企業沒有;TCL選擇與樂視合作,也正是因為面板生産能力過剩。”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找到一個資本的合作機會來幫助自己消化面板,這才是李東生最看重的問題。”

  跨界合作或成趨勢

  這次合作雙方收益很大,對於樂視來説,能夠借助TCL上游8.5代線生産能力以及全球化的供應鏈提供能力,加速樂視生態的開放和樂視的全球化進程;TCL則能夠把樂視在智慧電視應用、服務、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樂視網的流量入口與TCL進行很好的嫁接。

  TCL與樂視合作之後,這兩家彩電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和産品的綜合競爭力會有所提高,有可能使得兩家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對其他彩電企業來説會形成更大的壓力,彩電行業的競爭也將會進一步加劇。梁振鵬認為,未來可能有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和傳統家電企業會繼續通過進行這種資本方面的收購入股或者交叉持股的方式進行合作。

  彩電行業除了跨界合作,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傳統彩電企業自己打造網際網路電視。創維在2006年便創辦了酷開公司,主營方向是新形態的電視産品和電視平臺內容的增值服務,並在2014年獲得鳳凰網年度最具創新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劉步塵認為,現在像創維這樣直接創造一個網際網路品牌與新興的樂視、小米等公司對抗已經很難了,因為最佳的窗口期已經過去,這也意味著網際網路企業和製造企業的擁抱,未來不排除在彩電企業當中還會繼續上演。

  但是,這種合作也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甚至可能遺留一些問題。傳統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本來就是一種競爭關係,既然TCL和樂視都是彩電生産商,那麼雙方的競爭也不會隨著合作而消失。目前,兩家企業正新婚燕爾,尚未考慮到未來的競爭中彼此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今年,國務院發佈了“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規劃,代表工業製造的時代將再次回歸,如果沒有重大的硬體技術突破,指望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就能夠飛起來的企業,一旦風停就會被摔死。而目前網際網路企業所生産的電視産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宣傳噱頭也都大同小異。劉步塵預言,“中國現有的十幾個網際網路品牌,明年能剩5個就不錯了。”

  即使傳統彩電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跨界合作能夠實現相互補益,在市場競爭中形成一定的優勢,但也只能解一時之圍。俗話説打鐵仍需自身硬,只有企業自身在産品研發上投入更多,在硬體方面取得突破才是制勝關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