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方發力保“舌尖安全”

  • 發佈時間:2015-12-28 08:33:0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郭少雅)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壇2015”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舉行,論壇的主題是“食品安全治理:政策與法律框架”,旨在進一步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精神,推動我國食品安全治理的科學決策與法制保障的有關研究工作。

  論壇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食品安全將成為多元社會主體共同治理轉變的最佳“試驗田”。首先因為食品安全是一種“底線安全”,它關乎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嚴。其次食品安全不僅僅關係到公眾的生命健康,同時在社會中廣泛地涉及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明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各領域。唯有構建主體多元協作、機制協調整合、環節無縫對接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才能滿足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巨大需求。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在主題報告中提出,食品安全涉及多個環節、多個主題、多種調整手段,必須進行宏觀設計和整體佈局,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多元社會主體共同治理的探索,將會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豐富的經驗。

  “食品安全事件本身直接的影響並不大,但是波及影響很大。”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論壇上以2013年的禽流感事件為例,“2013年的禽流感事件真正造成的人員傷亡並不大,但是對於整個禽業造成了1000億元左右的損失。這就意味著,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生産者的事,更需要政府部門、科研機構、新聞媒體四方面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理念在實證性研究中得到了驗證。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資訊研究所劉增金對北京市5家批發市場和6家農貿市場的197位豬肉銷售商進行了調研後發現,豬肉溯源能力的提升能否保障豬肉的品質安全,取決於豬肉銷售商是否具有責任意識以及現實中豬肉能否實現有效溯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