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起點上謀劃新局
- 發佈時間:2015-12-27 05:52:1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韓素蘭是安徽省宿州市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她覺得2015年收穫很大:“合作社服務、管理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大,農業技術、裝備水準邁了一個臺階,最高興的是收入噌噌往上漲。”對來年,韓素蘭充滿期待,希望更多惠農政策深入田間,幫她解決貸款難題,讓她在現代農業的舞臺上更好地施展拳腳。
2015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取得重大進展,千千萬萬像韓素蘭一樣的農民嘗到了農業發展、農村改革的豐碩果實。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如何繼往開來,開拓更好的新局面?有哪些利好政策會影響現代農業的進程?又有哪些新的改變會加速農村改革的腳步?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明瞭方向。
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正站在前所未有的起點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前所未有。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任務十分艱巨,農産品價格下行和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乏力“雙碰頭”,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難度加大,農業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治理壓力加大。這表明,鞏固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並不容易。
在此背景下,要明確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為主線的工作思路。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認為,提質增效轉方式,就是要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向現代化進軍,實現農業發展動力轉化、結構優化、方式變化,不斷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穩糧增收可持續,就是要努力實現糧食生産不滑坡,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糧食總量基本穩定,市場和價格不發生大的波動;農民收入不徘徊,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保持“兩個高於”,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勢頭;資源環境有改善,把農業資源過高的利用強度緩下來、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降下來、品質安全風險較大的隱患控制下來,為農業長遠發展創造條件、留下空間。
要做到這兩點,關鍵點和難點是兼顧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對此,韓長賦表示,明年要著力在3個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調整優化結構上下功夫。與其他産業一樣,農業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也需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結構調整放在重要位置,適應市場需求調優、調高、調精,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
具體來説,明年我國的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都會實施相應的結構調整。比如,在穩定水稻、小麥生産的同時,力爭明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探索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區、南方重金屬污染區開展耕地休耕制度試點,在玉米非優勢産區進行輪作試點,實現種地養地相結合。調整生豬生産佈局,合理劃定適宜養殖區域和禁止養殖區域,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産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
要在促進節本增效上下功夫。當前,農産品價格普遍下行,節本就是增效,就是增收。降低生産成本,可以從技術、裝備、設施、服務、加工和流通等多方面著手,從節水、節肥、節藥、節電、節油等多環節入手,同時,要延長農業産業鏈、價值鏈,提高勞動生産率、土地産出率和資源利用率。
對於提高農民收入,往年農民增收主要靠價格帶動、補貼增長和工資提高,當前這幾方面形勢都不容樂觀,怎麼辦?明年,我國將在著力採取措施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穩定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的同時,推動農村土地徵收、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和集體産權股份化等改革試點,創造條件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對於迫切需要脫貧的低收入農民,將重點放在推進特色産業精準脫貧上,明年將抓緊研究制定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産業、促進精準脫貧規劃,謀劃具體支援政策,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帶動模式,推動扶貧政策落實到戶到人、扶貧資金量化到戶到人。
目前,我國的農村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業支援保護體系任務艱巨,尤其是承包地、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集體産權制度等改革事項,涉及多方利益關係調整,容易引發矛盾和衝突。韓長賦表示,明年要在推進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新要動力。
明年,我國將再選擇10個省份開展整省試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利用確權登記時機,積極引導農民自願將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過互換或流轉等方式,集中歸併,解決地塊細碎化問題。對於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按照中央關於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要求,重點抓好經營性資産量化、資源性資産確權、公共服務性資産管護等工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