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力特色優勢 共建幸福家園

  • 發佈時間:2015-12-26 05:59:4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域遼闊,在25.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農區、牧區、墾區、林區。在區別謀劃、整體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中,演繹了一幅幅波瀾壯闊、動人心弦的壯美畫卷。

  去年以來,內蒙古全面實施自治區歷史上最大的綜合性民生工程——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街巷硬化、電力村村通和農網改造、村村通廣播電視和通訊、校舍建設及安全改造、標準化衛生室建設、文化室建設、便民連鎖超市、農村牧區常住人口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十個全覆蓋”工程,加速推動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從城市向農村牧區延伸,從根本上改善1000多萬農牧民的生産生活條件。

  呼倫貝爾市組建了四大班子齊上陣的領導推進體系,2.3萬多名駐村幹部、4974個施工隊、6.7萬名施工人員深入基層,迎酷暑、戰嚴寒、頂風雪,發起全面攻堅戰。市長張利平對《經濟日報》記者説,“呼倫貝爾市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各旗縣市區不同特點統籌佈局,在生態扶貧、産業扶貧的基礎上,舉全市之力,以‘十個全覆蓋’為契機,超常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前,全市嘎查村“十個全覆蓋”工程已完成3年總任務量1207個嘎查村中的1026個,佔比85%,1251個自然村屯開工建設,已完成工程量的50%。

  力促民生 建設特色魅力鄉村

  冬季的呼倫貝爾已是一片冰雪的世界,氣溫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但“十個全覆蓋”冬季攻堅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記者走進“中國冷極”根河市,在“中國最後一個狩獵部落”敖魯古雅,家家都住著由政府統一設計的88平方米二層小樓,家中都有不遜於城裏的現代化設施。大夥兒有的到設施齊全的運動場健身,有的在家上網,建網店推銷敖鄉的特産、手工藝製品……“獵民今天的好日子,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70多歲的老獵民安塔布動情地對記者説。

  為幫助獵民致富,當地黨委、政府積極扶持、引導獵民大力發展旅遊産業,獵民開起了鹿産品商店,辦起了家庭遊,建起了旅遊點。如今,旅遊已成為獵民最重要的創收渠道,“敖魯古雅”也成為了根河市旅遊的“金字招牌”。

  遊客來到敖魯古雅不但可以欣賞到大興安嶺森林美景,還可以目睹鄂溫克族獨特的民俗魅力。這幾年,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越來越多,敖魯古雅的旅遊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

  在著力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過程中,呼倫貝爾市根據農區牧區、林區墾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的不同特點,通過體現民族符號、森林元素、異國情調、遊牧風俗等特色,開展城鎮化建設,建設“特色小鎮”,記住了鄉愁,留住了鄉情。

  呼倫貝爾市副市長閆宏光説:“我們把‘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與‘美麗鄉村’等建設結合起來,除了對村莊人居環境進行綜合整治,還著力打造民族、地域、歷史文化特色村、特色嘎查。”

  阿榮旗新發朝鮮族鄉東光村這個享譽全國的“最美鄉村”,在“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中,深入挖掘朝鮮族民俗文化元素,採用唐式建築風格,建設了金達萊景觀大道、七彩廣場、金達萊公園,整潔美觀的村莊洋溢出濃郁的朝鮮民族特色。扎蘭屯市達斡爾民族鄉滿都村把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總抓手,有效解決了出行難、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達斡爾族群眾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緊抓生態 打造宜居森林城鎮

  2015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迎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和深化國有林區改革“元年”,也開啟了林區生態保護和轉型發展的新紀元。在此關鍵時期,如何破解林業和地方的二元體制,是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全力推進,為林區改革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結合林區現狀和氣候條件的實際,內蒙古森工集團(林管局)制定了“先減後加、先拆後建”的工作方針,對規劃保留的林場,按照示範林場、標準化林場、特色林場、一般林場四種類型,以及“一場一個規劃,一場一個特色,一場一個效果”的思路進行規劃設計,將有居民的林場建設成為生態良好、環境整潔、生活舒適的標準化林場,為職工群眾創造一個舒適優美文明的生活環境。

  借著“十個全覆蓋”的強勁東風,森工集團以打造“森林擁抱城鎮、城鎮鑲嵌森林”的宜居森林城鎮為目標,大力開展硬化、凈化、美化、亮化和綠化建設,吸引四方賓客,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實了職工群眾的錢袋子,讓林海釋放出嶄新的魅力。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大興安嶺各景區共接待遊客24萬餘人次,同比增長122%;旅遊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120%。

  秋末冬初至大地封凍前,是植樹造林的黃金季節。根河市得耳布爾鎮隨著內蒙古“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全力推進,有序實施綠化工作。根河市委政法委引領隊帶領得耳布爾鎮廣大幹部職工在搞好各項工程建設的同時,抓住秋冬季有利時機,掀起小鎮綠化植樹造林高潮,栽種面積29500平方米,栽種樹木5500余株,有力改善了小城鎮生態環境和鎮區面貌。一株株樟子松、雲杉在風中搖曳,為鄉鎮道路、公共用地、房前屋後著上了嶄新的綠裝,為小鎮又添一片新綠。

  提振經濟 發展富民生態産業

  在牙克石市暖泉村,村民人人手中都有了致富的“聚寶盆”,他們除了種植一般經濟作物,還種植食用菌、藍莓,養殖特禽,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依託當地一批農副産品加工企業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十個全覆蓋”工程推進中,各地充分認識到決不能把工作目標停留在“全覆蓋”上,更重要的是以“十個全覆蓋”為抓手,帶動農村牧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素有“天堂草原”美譽的陳巴爾虎旗以“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為契機,依託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區位優勢,利用“十個全覆蓋”工程帶來整體環境改善的良好基礎,引導和鼓勵牧民發展家庭旅遊、度假休閒旅遊、巴爾虎民俗特色觀光旅遊;引進希格騰烏珠爾牲畜養殖有限公司,建立起“企業+合作社+牧戶”的長效合作生産機制,帶動蘇木有機牛羊肉産業發展,形成以有機牛羊肉為主導産業的新型畜牧業發展格局。

  記者走進海拉爾區奮鬥鎮友聯村蔬菜種植基地的大棚裏,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春天,一顆顆鮮紅的草莓挂滿枝頭。結合“菜籃子”工程,該鎮建設大棚1600畝、日光溫室200畝,40000平方米的蔬菜種植倉儲基地,極大地拓展了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

  一路走來,一座座村莊已改變了舊日的模樣。各級幹部群眾的辛勤付出換來了農村牧區的深刻變化,真真切切給群眾帶來了福祉,讓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

  呼倫貝爾市委書記羅志虎表示:“全市在旗市區,在嘎查村,人們説得最多的是全覆蓋;做得最多的,也是全覆蓋。這項民生工程,順民意、得民心、惠民生,不僅深入人心,更使廣大幹部群眾在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實踐中,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認識得到昇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