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農村經濟實現穩中提質

  • 發佈時間:2015-12-26 05:59: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臨近歲末,河北省隆化縣昌盛種養殖農民合作社社員石俊強盤點了一年的收入:自家的15畝玉米獲得了豐收,平均畝産達1600斤;8個大棚番茄,每個大棚産出1.5萬斤,扣除成本,每棚純收入能到1.5萬元。“加入合作社,統一採購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一年能省不少錢。合作社的大棚集中連片便於用水用電,銷售價格上還有話語權。”45歲的石俊強説。

  石俊強的豐産豐收絕非個案。數據顯示,今年我國農業再獲豐收,糧食産量達到12428.7億斤,比上年增長2.4%,實現“十二連增”;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産品等重要農産品豐産豐收,供應充足。農民收入突破萬元大關,增幅連續第六年高於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

  既要讓百姓吃得飽還要吃得安全。2015年,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不斷提升,監管機制逐步健全。有關部門推進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制修訂農産品品質安全標準798項,開展7個專項治理行動。據農業部統計,全年蔬菜、畜禽産品和水産品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6.1%、99.4%和95.5%。

  在重要農産品豐産豐收、供應充足的同時,農業轉方式打開新局面。農業部今年初提出,我國農業要在2020年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即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畜禽養殖排泄物、作物秸稈、農膜等實現資源化利用。各地積極行動起來。目前,三大主糧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比2013年提高2.2個和1.6個百分點,畜禽養殖規模化率提高到39.6%。

  浙江是省部共建的現代生態迴圈農業試點省,將用3年時間率先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浙江省農業廳廳長史濟錫介紹,浙江省財政按照經濟欠發達地區每噸200元、其他地區每噸150元標準,結合農田地力提升項目,對使用沼液、種植綠肥、秸稈還田等有機養分替代給予項目支援。同時,推廣應用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防蟲網和水旱輪作等綠色防治技術,全面推廣肥藥減量增效。

  今年,農業調結構力度加大,糧改飼、糧豆輪作試點全面啟動。黑龍江省北安市地處小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是大豆、玉米等作物的主産區,2015年被確定為糧豆輪作試點市。一年來,北安市推動種植業結構優化調整,大豆種植由佔總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通榆縣是吉林省唯一的牧業縣,現有耕地600萬畝、草原350萬畝。在農業部確定為糧改飼試點縣後,著力解決優質飼草料供應難的問題。現在,隨著青貯玉米效益提高,牛羊養殖場與青貯玉米基地實現有效銜接。

  創新驅動是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直接動力。隨著各地不斷強化農業科技裝備人才支撐,今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望超過5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63%,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佔比有望超過52%。主要糧食作物育種、重大病蟲害防治以及以基因組學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共有33項農業科技成果獲得了國家獎。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改革取得突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規劃正式出臺,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實施,甘肅、海南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建設全面啟動。

  資訊化成為農業彎道超車的新引擎。農業部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深松整地作業面積超過2億畝。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發展,開展農業生産物聯網試驗示範,實施資訊進村入戶試點,建成並運作村級資訊服務站7000多個。

  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紅利。目前,農村土地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村産權制度、農村金融保險、農産品價格等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面積超過3億畝,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近250萬家,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農村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有序實施,農村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水準穩步提升。

  在四川崇州,“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的農業共營製成效初顯。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土地合作社,合作社理事會決策“種什麼”,職業經理人負責“怎樣種”。經營純收入按1:2:7分配,一成作為合作社公積金、二成是職業經理人佣金、七成是社員分紅。28歲的魏濤是當地千豐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職業經理人,年收入超過10萬元。

  作為“十二五”收官之年,2015年農業農村經濟成效顯著。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認為,“十二五”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最好歷史時期,農業連年增産增收,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壓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