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水果營行倒閉市民預付費打水漂:它玩的是資金盤

  • 發佈時間:2015-12-25 13: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鄔林樺 佟繼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宣稱要打造水果生鮮界“阿里巴巴”的連鎖品牌“水果營行”,一夜之間轟然倒塌。今年7月份,總部在深圳的“水果營行”進軍申城,來勢洶洶一舉開出10家分店,並推出大幅度優惠活動,吸引會員。

  然而,眾多市民充值辦卡成為會員後,還沒來得及消費,這10家店就于本月中旬接連倒閉。其深圳總部負責人被傳卷款潛逃,公司CEO被刑拘。

  會員:充值2000元才用了十幾元

  12月21日,“水果營行”迎春路店原定重新開業的日子,但仍然店門緊閉,裏面空無一人。此後幾天,會員謝小姐每天都會路過,但該店始終沒有開門迎客的跡象。

  本月15日,“水果營行”迎春路店突然關門停業,門口張貼的告示説,停業是因為“員工集體參加公司培訓一週,將於21日重新營業”。然而,店方並沒有兌現承諾。

  謝小姐覺得事情蹊蹺,上網一查,她驚訝地發現,“水果營行”在全國的連鎖店幾乎在一夜之間關門,深圳總部老闆疑卷款潛逃。

  據謝小姐介紹,“水果營行”迎春路店開張不足半年。剛開業時,就推出買水果免費送一杯果汁的優惠活動,充值辦會員卡,優惠力度更大。“這家店離我家很近,每次買水果都能送鮮榨果汁,服務非常好。店面挺大的,裝修各方面也不錯,我覺得挺可靠的。”經不住店員的熱情推銷,10月份謝小姐花2000元辦了卡,“當時充2000元,送800元禮品卡,也是可以用來買水果的。會員每天還送一杯鮮榨果汁,全場水果享受9折優惠,會員增值服務非常給力。”

  進入11月份,謝小姐看到這家門店的水果品種逐漸減少,詢問店員原因,對方答覆“運輸渠道出了點問題”。此後的情形每況愈下,門店只擺售柚子、蘋果、檸檬等三四種水果,一直到12月15日,徹底關門。

  謝小姐告訴記者,她充值了2000元的會員卡,總共才用了十幾元。“現在想想,優惠幅度那麼大,裏面肯定有問題。”

  事後,謝小姐了解到,僅“水果營行”迎春路店就有七八百名會員,充值金額從500元至5000元不等。

  店員:僅迎春路店充值金額就逾10萬

  “前段時間還跟顧客説,‘水果營行’不會關門,沒想到今天我們也加入到維權隊伍當中了。”昨天,“水果營行”迎春路店的店員小覃告訴記者,每月15日是他們發工資的時間,沒想到工資沒等到,門店卻關了,連房子都租不起。

  小覃説,12月15日“水果營行”迎春路店就關門了,跟謝小姐打聽到的一樣,在這家門店辦理儲值卡的消費者在700人左右,總充值金額達到10多萬元。

  小覃説,不僅是消費者,像她這樣的員工也都是受害者。“總部不提供資金,從今年10月份就沒再領過工資,公司拖欠員工的工資少則六七千元,多則1萬多元。我們店長也沒拿到工資,現在大家都在重新找工作。”

  小覃透露,“水果營行”深圳總部曾在微信上發消息稱,由於公司資金出現問題,可能面臨暫時停業。但是何時停業、以什麼方式停業、員工怎麼安置,都沒有説明。

  上海10家分店全倒閉,數千會員受損

  記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水果營行”在上海一下子開了10家分店,勢頭兇猛。許多消費者衝著每天享受一杯鮮榨果汁和充值送卡的優惠活動,辦理了充值會員卡。然而不足半年,這家打著“全國高端水果連鎖店”名號、宣稱要打造水果生鮮界“阿里巴巴”的連鎖品牌,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昨天,記者一一撥打“水果營行”上海10家分店的客服電話,不少號碼已經變成空號,其餘的也都無人接聽。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水果營行”原上海某分店的店長向記者確認:“10家店都關門了,估計全上海至少有兩三千個會員,充值金額和卡裏餘額這些資料總部都有的。”

  浦東新區迎春路816號“水果營行”迎春路店,玻璃門上挂著生銹的鏈鎖,門上貼著一張A4紙大小的白色紙張,上面寫著“有事請撥打4001013666”。記者打過去,是一個留言信箱。透過玻璃窗,記者看到店內比較整潔,貨架上擺滿了各式水果。門口地上豎立著一塊小黑板,是寫給顧客的告知書,大致意思是“12月16日-12月20日水果營行全公司大培訓,12月21日正常營業,歡迎廣大顧客屆時光臨”。落款時間為2015年12月15日。

  記者又來到位於徐匯區宛平南路277號的“水果營行”宛平店,同樣大門緊鎖,店內貨架空空如也。隔壁店舖的店員告訴記者,這家店一週前就關門了,會員卡退不了,水果遭氣憤會員哄搶。

  在宛平路門店,記者發現一張招聘啟事,招店員、店長、送貨員若干。記者按照啟事上留下的聯繫人電話撥過去,對方稱:“全部門店和中信泰富的辦公室都停止營業了,卡退不了,請去工商和消保委諮詢。”

  它賣的是水果,但玩的是資金盤

  註冊登記半年、實際運作一年,在全國20多個省市開設300多家門店,卻在半個月內全面關閉,“水果營行”的經營、銷售模式再次給消費者敲響了警鐘。

  業內人士透露,“水果營行”採用消費者預付費和門店加盟的模式運營。門店加盟為“水果營行”通過招募投資者投資旗下門店,每個門店投入100萬到120萬元。該模式意味著,“水果營行”在不動用自身資金的情況下,就可實現在全國的規模化擴張。

  除了收取加盟費外,“水果營行”的另一種模式就是讓消費者辦理儲值卡。但在不同的門店、不同的時間辦理儲值卡,優惠活動的內容並不一致,有的門店是“充2000元送2400元”,有的是“充2000元送1000元”。在“充×××送×××”的誘惑下,不少消費者存入大額預付款。

  小覃也告訴記者,“水果營行”為激勵員工給消費者辦卡,門店員工的工資都靠基本工資加提成,每銷售出一張儲值卡,就能獲得幾十元錢的提成,並且還有獎勵。

  該業內人士分析,門店加盟費、消費者購買儲值卡再加上供應商的貨款,“水果營行”賺錢的方式是不斷融資。“水果營行”用大幅度的優惠佔領市場,吸引消費者預付消費、投資者紛紛加盟,通過這種手段快速回籠資金,維持店面經營,進行下一輪的擴張。一旦其中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資金鏈便會不可避免地斷裂。

  元策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鶇波認為,這個水果店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它玩的是資金盤,可以用資金盤結合任何的行業去做。比如説,有人用資金盤結合房産仲介作為工具,進行融資,類似直銷或者傳銷的模式。它最大的問題是形不成商業的閉環,也就是説它的盈利不足以覆蓋所有的成本,最終一定會出問題。

  目前該公司涉及拖欠1500余名員工工資960余萬元,公司執行董事伍某已依法被刑事拘留。

  浦東工商説法:

  迎春路門店手續齊備,暫未接到市民投訴

  出了問題的“水果營行”苦了辦卡會員,記者聯繫工商、消保委等相關部門,他們也是剛剛聽説這件事。

  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沒有接到市民關於“水果營行”的投訴。根據記者提供的線索,工作人員查證,該門店手續齊備。工作人員還聯繫到了迎春路門店負責人,其聲稱會員卡都是總部辦的,跟他沒關係,總部位於中信泰富。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調查了解此事。

  消保委相關工作人員建議,鋻於“水果營行”總部在深圳,上海“水果營行”會員可以通過網站或電話向深圳消保委反映情況,登記個人資訊和損失,一旦資金追回,可以儘量挽回損失。

  律師觀點:

  如果有繳納保證金,可要求商委先行賠付

  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楊維江律師認為,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發卡企業應確定一個銀行賬戶作為資金存管賬戶,並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一旦發生商家失蹤等情況,這些資金存款將用於對消費者的賠償。所以消費者可以向商委提出先行賠付的要求。另外,如果把“水果營行”不兌現預付卡消費的行為視為一種侵權行為,那麼消費者可以在侵權行為地提起訴訟。但由於“水果營行”相關責任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那麼根據目前我國“先刑後民”的審判原則,消費者應在刑案辦結後再提起民事訴訟,或在刑案審理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賠償。不過,在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備案資訊中,記者並未查詢到“水果營行”的備案資訊。(鄔林樺 佟繼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