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專家談】為經濟穩步增長破局

  • 發佈時間:2015-12-24 17:08:00  來源:中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紀明葵國防大學教授

  中央經濟工作、金融工作和城市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十三五”和“兩個百年”計劃,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和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發展思路轉變重點

  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曾明確提出要求推動理論創新。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理論創新不僅是理論發展的需要,更是實際工作的倒逼。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我們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做出的重大判斷和創新性概括,是堅持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重大原則,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方面結構性改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國企改革、稅收改革、金融改革和社保改革就是生産關係適應生産力要求,是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在當前階段的具體體現。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來推進結構性改革,要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産率。

  結構性改革,重點在削減過剩産能和扶植新興産業,並對金融、城市化、對外開放等關鍵領域為作出調整。推動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要更加注重供給方面結構性改革;要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推進城鎮化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核心;要更加注重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要更加注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要更加注重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擴大雙向對外開放,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發展模式。

  解決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是對一個國家生産能力的管理考驗。結構性改革是國企改革、稅收改革、金融改革和社保改革四個領域:在國企改革中要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在財稅改革中,要抓住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完善地方稅體系;在金融改革中要儘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抓緊研究提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在社保改革中,要完善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提高統籌層次。

  城市化是改革重要抓手

  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市發展波瀾壯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城市發展帶動了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城市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時隔37年“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層面進行專門研究部署,預示著我國城市工作將迎來重大變化。

  推進城市化建設是改變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距,擴大市場內需,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舉措。城市工作應本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改革創新、依法治市,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人民生活品質、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準,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城市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我們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要堅持集約發展,框定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品質,立足國情,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統籌上下功夫,在重點上求突破,著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宜居性。

  城市工作應該把安全放在發展城市和管理的首位位置,努力升級東部城市群,並在中西部地區培育城市群和關鍵性地區城市,中國要在2020年前全面推進城市棚戶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城市、以及破舊房屋的改建。

  中央為城市建設搭建了頂層設計,對城市規劃、住房政策、人口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務管理等重大問題作了明確,為今後一段時期的城市工作指明瞭方向、畫好了藍圖、提供了遵循。

  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在分析研究2016年經濟工作的同時,對城市工作也進行了研究部署。未來城市發展將有5大改變,緩解特大型城市壓力,再建10個“中心城市”;落戶城市將更容易,農民工們真正“入住”城市;整治交通堵塞、環境污染出狠招,讓城市更宜居;不能一任領導一任藍圖,城市規劃將不再“短命”;房地産去庫存要打殲滅戰,老百姓的居住條件有望改善。

  要切實抓好城市工作,就必須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提高城市管理水準。要統籌城市工作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高起點、高標準做好城市工作頂層設計,注重長遠發展和城市綜合功能,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間的無縫連接,建立健全相關部門的協作機制,推動跨地區、跨部門協作,形成共同做好城市工作的強大合力。

  金融改革注入活力

  金融改革是我國政策議程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將是供給方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18日,金融改革會議在北京召開,資本賬戶開放、匯率改革、資本市場改革、利率市場化、貨幣政策改革和監管體系改革要為穩增長保駕護航,金融改革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國家整體戰略的實現。

  雖然我國正致力於進一步開放資本賬戶,但進度將取決於市場條件。2016年可能推出的資本賬戶開放措施包括:在自貿區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出“深港通”;允許非居民在國內市場發行更多金融産品,債券等。央行會在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放寬外匯市場準入、發展新的對衝工具並將遠期曲線延長至更長期限。央行勢將採取措施消除人民幣在岸和離岸間匯差,減少跨境套利活動,以便於SDR機制運作,保證人民幣匯率不會大幅貶值並呈更多雙向波動。

  在資本市場方面,交易所市場與銀行間市場的分割仍是債券市場要加以解決的問題。同時,中國將為股票發行註冊制推出作好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件時可能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保以發揮其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優勢,減少散戶驅動的氛圍。在利率市場化和貨幣政策改革方面,將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並採取具體措施,構建一個有效引導銀行間市場利率和借貸便利的利率調整機制,以形成有效的利率上限;法定和超額存款準備金的利率也可能發生調整,以形成有效的利率下限。

  監管體系改革。加強監管協調以及監管的適度集中是必要的。我國或將逐步打破“剛性兌付”,以實現風險的準確定價。金融改革從長遠來看有利於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但在短期內可能會增加不確定性。必須採取有力的監管措施,才能為改革保駕護航,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金融工作會議、城市工作會議為“十三五”計劃和“兩個百年”目標實施,明確的發展方向定了調子,必將為穩增長和經濟轉型提供全面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