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十分迫切
- 發佈時間:2015-12-23 05:45:5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是我國參與全球競爭、應對全球和區域經濟治理格局變化、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客觀需要,有利於爭取到更多話語權。在自貿區的平臺上,相互投資的創造效應將使新的全球供應鏈和區域生産網路不斷拓展,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內涵將不斷得以充實
中澳、中韓自貿協定於12月20日起正式生效,開始實施第一輪降稅。從2001年中國與東盟啟動第一個自貿區談判起,我國已先後與22個國家簽署了16個雙邊和多邊自貿區協定。
自貿區戰略的推進,對加快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促進對外貿易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21世紀新的貿易投資規則正在重構的關鍵時刻,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是我國參與全球競爭、應對全球和區域經濟治理格局變化、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客觀需要。
當前,在全球和區域經濟治理格局中,發達經濟體試圖通過TPP、TTIP和歐日自貿區等自貿區談判,推進某些大國為主導的經濟一體化進程,獲得新的全球競爭優勢。中國等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的新興經濟體,要想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培育新的國際競爭優勢,就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我國只有在自貿區建設進程中不斷提高開放水準,加快服務業開放步伐,加快實施投資注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快推進促進公平貿易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新議題規則制定,才可能爭取到更多話語權。
隨著勞動力等生産要素成本的上升,一些低附加值的製造業産能正從我國轉移出去,也促使我國必須加倍努力,發展具有品牌價值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貨物貿易,加快服務業發展,提高資本在服務業和高附加值製造業的新的集聚,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在此過程中,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有利於我國拓展新的外貿空間,與自貿夥伴構築新的全球供應鏈和生産網路,讓更多合作夥伴分享我國的大市場和高增長,進而與越來越多的國家構築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同比下降7.8%,出口下降2.2%,外貿形勢嚴峻。其中,既有全球需求不足的原因,也反映出在我國外貿轉型升級中,傳統優勢消失與新興優勢形成之間存在時間差。要克服外貿不利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亟需從出口導向轉為創新驅動,必須通過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倒逼國內改革,通過構築開放型經濟體系在國際國內更大市場空間內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正是新常態下主動開放的重要抓手和平臺。在自貿區平臺上,通過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貨物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準將不斷提升,出口帶動製造業發展、進口帶動消費發展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服務業的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的開放也將促進服務貿易繁榮;相互投資的創造效應將使新的全球供應鏈和區域生産網路不斷拓展,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內涵將不斷得以充實。
“一帶一路”已成為我國實施更加主動對外開放戰略、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國已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中國—巴基斯坦、中國—新加坡、中國—紐西蘭、中國—南韓、中國—澳大利亞等一系列自貿區,正在推進中日韓、RCEP自貿區談判及與海灣合作組織、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的自貿區談判,也正在與歐亞經濟同盟商談開展自貿區的可行性研究。未來,我國將力爭與所有周邊國家建立自貿區,與“一帶一路”具備條件的國家和區域建設自貿區,提升“一帶一路”建設效率,探索適合“一帶一路”發展的經貿規則體系。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