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 發佈時間:2015-09-21 05:27: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份各項經濟指標陸續公佈,一些指標又出現了走強,反映出我國經濟走勢緩中趨穩、穩中有難、穩中向好。今年以來採取的一系列財政貨幣政策正在逐步見效,各項深化改革措施的落地持續釋放紅利,經濟中的積極因素在積聚增多。總的來看,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更不會出現“硬著陸”。且看本報記者采寫的最新報道——

  廣義貨幣增速平穩

  本報記者 陳果靜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35.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這與今年M2增速13%左右的目標一致。

  去年11月份以來,央行著力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與此同時,財政凈投放釋放的流動性也有助於M2增速企穩。數據顯示,8月份財政支出力度加大,由財政投放帶動的財政存款減少規模達1590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5934億元,有明顯“逆季節性”表現。總體來看,政策合力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結合,使得M2增速保持平穩,也使得流動性保持鬆緊適度。

  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逐漸凸顯。數據顯示,8月份狹義貨幣M1餘額36.28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2.7個和3.6個百分點。M1的快速上升,預示著企業的經營活力開始提高,進而提高了企業單位活期存款的保有量。由於貨幣政策有時滯性,從後期來看,前期的降息降準等一系列貨幣政策仍將繼續發揮作用。

  用電量增速由負轉正

  本報記者 王軼辰

  國家能源局15日發佈數據顯示,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1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繼7月份同比下降1.3%之後,增速再次轉正。用電量數據是經濟的晴雨錶。雖然今年以來用電量增速出現了一些波動,但是從環比日均用電量,尤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日用電量來看,都呈現增長勢頭,這意味著我國經濟正進入緩慢復蘇期。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第二産業用電量26431億千瓦時,下降0.7%;第三産業用電量4756億千瓦時,增長7.5%。從數據看出,去年以來,雖然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尤其是第二産業用電量下降明顯,但是第三産業用電量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從2012年開始,全國用電量增幅開始低於GDP增幅,並且每千瓦時電創造的GDP在不斷提高。這得益於第三産業通過較少的用電量創造了更多的價值,也説明,我國用電效益在不斷提高,産業結構調整取得了初步成效。

  基礎建設投資增長提速

  本報記者 林火燦

  今年前8個月,全國基礎設施投資59164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比1至7月提高0.2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增速高7.5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提速,表明隨著國家穩投資政策措施的不斷落地和實施,政策效果逐漸顯現。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7%,比去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是製造業、房地産、基礎設施三大投資領域中唯一貢獻率上升的領域,起到了“穩定器”的關鍵作用。

  在基礎設施投資中,民間投資增長27.1%,比全部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高8.7個百分點。這表明今年以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已經取得實效。

  總的來看,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進入四季度以後,我國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有望進一步提速,從而帶動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使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繼續發揮好關鍵性作用,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對外直接投資勢頭良好

  本報記者 李予陽

  今年以來,我國對外投資的增速、對外投資發展的勢頭良好。1月至8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的486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對外投資4734.3億元人民幣(折合770億美元),同比增長18.2%。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上億美元的國家和地區增多,達到42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8個,分別為中國香港、開曼群島、美國、新加坡、英屬維爾京群島、荷蘭、哈薩克和澳大利亞。

  1至8月,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07.3億美元,同比增長48.2%。

  此外,對外投資合作轉型升級,增強了企業帶動裝備産能“走出去”的能力。合同額較大的承包工程項目有: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承攬的尼日利亞奧貢州城際鐵路項目(35.1億美元)和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的孟加拉湖城房建項目(14.2億美元)等。産能合作推動我國裝備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帶動相關設備的出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出口降幅逐漸收窄

  本報記者 顧 陽

  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出口1.2萬億元,下降6.1%;進口8361億元,下降14.3%;貿易順差3680.3億元,擴大20.1%。8月份外貿出口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環比則增長2.8個百分點。

  降幅收窄反映出當前出口略有改善。究其原因,除得益於低基數效應影響外,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降低,客觀上提升了我國出口的競爭力。在全球貿易總量裹足不前、發達國家加速貿易再平衡、各國競相通過貨幣貶值搶佔出口份額等壓力下,我國出口短期內仍將延續弱勢。不過,隨著我國一系列外貿穩增長政策措施的落實推進,下半年出口實現正增長仍將是大概率事件。

  儘管進出口數據不太樂觀,但並不影響我國外貿調結構、轉方式的步伐,從相關統計數據看,貿易多元化趨勢明顯,民企外貿出口增長顯著,高附加值産品增速快於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出口等,上述積極因素的增多,表明我國外貿運作的品質與效益正不斷得到提升。

  非製造業處擴張區間

  本報記者 林火燦

  8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4%,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仍高於臨界點3.4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處於擴張區間。非製造業PMI月份的小幅回調,主要受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特別是證券業大幅波動影響。如果從各行業數據變化來看,非製造業仍存在一些積極性變化。

  首先,零售、餐飲和住宿業明顯回升,反映居民消費趨於活躍。

  其次,郵政業和快遞業仍保持較高水準,網路消費熱情不減。1月至8月,全國網上零售額22401億元,同比增長36.5%。

  再次,大宗商品批發活動連續兩個月回升,反映企業持續經營意願較強。8月份,非製造業PMI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9.7%,繼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表明非製造業企業對未來3個月市場發展預期繼續保持比較樂觀態度。

  從未來走勢看,基礎建設投資相關行業需求繼續回升,建築業PMI有望回升;隨著旅遊消費旺季的到來,消費需求相關行業會加快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