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照錦衣,遍地似金”

  • 發佈時間:2015-12-23 01:00: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照金歷史悠久,傳説隋煬帝巡遊此地,身穿錦衣繡袍雨後映照金光,曰:“日照錦衣,遍地似金,此地應為照金”,故得名照金至今。

  照金是古代戰爭的南北分水嶺,有“石門關”之稱。1932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地創建西北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如今,這裡已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區。

  聽朋友們説照金可玩的很多,金秋時節邀上若干好友,一起到照金探個究竟。

  早上9點不到,我們來到此行第一個景點,位於照金小鎮東邊的薛家寨。薛家寨以凶險著稱,海拔1600余米,山勢險峻,蔥蘢的原始森林中點綴有片片紅葉,煞是好看。

  薛家寨峭壁百仞,僅有一條小道可通,寨內有天然崖洞五六處,可容納數百人。上世紀30年代,陜甘邊根據地的紅軍在此建立大本營,在峰頂的5個岩洞中分別設立了醫院、修械廠、被服廠、倉庫等後勤單位,並修建寨樓、戰壕、哨卡、碉堡、吊橋等。

  沿景區的天梯“紅軍路”一路攀登,此時山中霧氣尚未散去,在山腳幾不可望見山上的營寨;拾級而上,四個現存的紅軍寨才依次顯露眼前,如不仔細尋找,還真難發現。

  下山後,一行人驅車直奔5公里之外的照金小鎮鎮區。離小鎮越來越近,一片紅墻白瓦的倣俄式二層小樓映入眼前。“乾淨整潔”是我對照金小鎮的第一印象。地面上看不見煙頭,店舖門口也沒有胡亂堆放的雜物,令我們對照金的好感倍增。

  中午在鎮上的商業街吃了一碗“刀剺面”後,我們乘坐觀光小火車前往緊鄰小鎮的照金牧場。“這不就是阿爾卑斯山的風格嘛!”同行的遊人下車驚呼道。的確,牧場的正前方就是雄闊的照金國家級丹霞地質公園,頭頂則是明凈高遠的藍天,恰有幾分中歐牧場的神韻。

  正趕上午後霧散,殘留的霧氣帶著一絲不捨從山頂褪下,山體的脈絡在日光照耀下逐漸清晰起來。望著霧散後披滿金色陽光的山峰,我想,隋煬帝早已步入歷史的塵埃,山水風光歷1400餘年卻並未移易。

  猛吸一口清冽的秋風,午後的懶散被瞬間驅散,這才將視線由遠方的高山移向腳邊的土地。照金牧場的植被在自然生長的基礎上實行花草混播,每個角度看到的風景不同,每個季節呈現的景觀亦有分別。正值金秋時節,眼前是一片紅橙相映的格桑花。且慢!格桑花不是白色的嗎?其實,格桑花的色彩會隨著季節變化。夏天白花,秋天紅花,恰好融入以遠山為背景的圖畫中。

  趁朋友們去騎馬的功夫,愛好山水畫的我獨自走到《溪山行旅圖》最佳觀賞點。北宋畫家范寬生於銅川耀州區,其名作《溪山行旅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據學者考證其藍本可能即是照金雄闊連綿的丹霞山嶽。

  觀賞點正對面的山崖雄奇險峻,蒼勁厚重,壓迫感十足,這應是《溪山行旅圖》中佔據畫面2/3的“大山頭”。仔細看去,山頂草木繁盛,色彩濃烈,厚實而滋潤,簡直和范寬獨特的“雨點皴”筆法所畫出一樣。

  在小鎮的商業街區,我們還發現一家寫生基地,想必有許多或遠或近美術學院的師生久慕范寬及《溪山行旅圖》的盛名,來此地尋獲靈感吧。

  在返程路上,有人已籌劃著冬天來照金新建成的滑雪場滑雪,有人想在夏天到照金牧場體驗露天燒烤、野營的趣味。一行人約定,待到“日照錦衣,遍地似金”時,一定來照金再相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