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自貿協定“含金量” 在於改善開放大環境

  • 發佈時間:2015-12-22 01:00: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白明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20日,隨著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中國已與2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4個自貿協定,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朋友圈”再次擴容,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初見成效。

  依靠“入世”帶來的紅利,中國已成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未來,中國需要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而在邁向貿易強國的進程中,中國與南韓、澳大利亞之間的自貿協定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有預測稱,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後,每年將會為中國分別帶來0.34%和0.1%的GDP增量。

  對於中國來説,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除了會為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外,如針對南韓的化粧品、家電、人參等産品與澳大利亞的水産品、葡萄酒、乳製品等産品的關稅減免,更重要的紅利在於相關産業的對接。迄今為止,中韓兩國之間在電子、化工、機械、鋼鐵、汽車等領域存在著密切的産業內的細化分工合作關係,而中澳兩國則存在著上下游産業之間的緊密對接關係,像中國製造業發展所需要的鐵礦石、煤炭、有色金屬、羊毛等原材料有許多需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只有相關産業在自貿協定框架下實現準確對接,中國與南韓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之間才能夠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終達到做大互利合作“蛋糕”的目的。

  僅從市場準入角度來看,從現在起的20年時間內,中國最終將有91%的産品對南韓取消關稅,覆蓋自南韓進口額的85%。同時,南韓最終將有92%的産品對中國取消關稅,覆蓋中國進口額的91%。中澳自貿協定是貿易自由化程度更“猛”。零關稅産品在15年內最終佔自澳進口總額的97%,其中協定生效時關稅即降為零的産品進口額佔比為85.4%,5年內關稅降為零的産品進口額佔比為92.8%。澳大利亞所有産品均對中國完全降稅,自由化水準達到100%。

  迄今為止,中國是南韓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和第一大出口、進口市場,南韓是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同時,南韓也是我國第五大外資來源國,中國是南韓第二大投資對象國。我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貨物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亞還是我國海外投資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目的地。南韓和澳大利亞是中國發展開放型經濟過程中“有分量”的合作夥伴。隨著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的正式生效,未來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小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不僅關乎中國與這兩個國家之間共贏小環境的營造,也關係未來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外部大環境改善與否。從TPP的12個成員國來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已經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10+1”框架下與中國存在著自由貿易關係,中國此前也與紐西蘭、秘魯和智利之前簽有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這樣,TPP的12個成員國中已經有7個國家與中國互為自由貿易夥伴。如果中澳自貿協定生效,澳大利亞將成為第8個與中國有自貿關係的TPP成員國。南韓雖然不是TPP成員國,但由於韓日産業結構高度重合,中韓自貿協定也會進一步倒逼中日韓自貿協定和RCEP的談判。

  坦率地講,在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生效之前,中國手中雖然也握有12個自貿協定,但其中只有中國東盟自貿區合作框架勉強算得上是“門當戶對”。隨著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的生效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加速成型,未來中國至少握有三大“門當戶對”的自貿協定。就搭建自由貿易區網路而言,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至少可以起到“三足鼎立”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的“含金量”不僅體現在營造中國與韓、澳兩個國家之間經貿合作的小環境之上,而且還會通過對自由貿易區戰略的不斷推進,不斷改善我國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大環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