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通農村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5-12-21 05:59:2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冬日的川南大地寒意逼人,顧世文心中卻感覺暖暖的。這位自貢市榮縣高山鎮紅觀音村村民,自從去年成為村裏的公路維護隊員以來,一直盡職盡責做好公路的日常維護,不僅解決了周邊120多戶群眾的出行難問題,椪柑等農産品也能賣個好價錢。顧世文説,以前由於沒有維護經費,村裏公路年久失修,對群眾出行和農産品外運影響很大。現在有了“公共運維資金”,公路維護就有了保障。
紅觀音村第一支書鐘富懷介紹説,有了每年5萬元的農村公共服務運維資金,村民急需解決的道路維修、溝渠維護、鄉村治理、環境整治、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等均可在村內得到及時解決,實現了村務管理小事不出村。
紅觀音村的變化來自四川省實施的農村公共服務運作維護機制改革。作為全國首批5個試點省份之一,四川從2012年開始,針對農村公益設施日常管護薄弱、村組幹部工作無“抓手”、公共服務短缺、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載體貧乏等突出問題,在全國率先啟動了農村公共服務運作維護機制建設試點,著力打造農村公共服務運作維護綜合平臺。
近年來,隨著各級財政加大對農村的投入,農村公路、小型水利、村級陣地、文體娛樂等基礎設施相繼完善。但由於多數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村級公益設施的正常管護、村莊環境整治、處置應急事項、公共娛樂活動開展等缺乏財力保障,造成基礎設施不能正常維護,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我們賦予村級組織一定的財力,由村民通過民主議事方式,自行確定用於村內戶外公益設施的管護和村內公共服務的開展,平均每村每年5萬元,其中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3萬元,市(州)、縣財政補助2萬元,由村民理財小組和品質監督小組監督、廣大村民和其他經濟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四川省綜改辦協調辦主任劉繡峰介紹説。
經過幾年努力,到201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全省20件民生大事予以重點推進,全省投入財政補助資金20多億元,實現了全省4.5萬個行政村全覆蓋。
在實際操作中,四川注重從頂層設計出發,著力探索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類、農業生産服務類、農村生活服務類、農村社會管理類等4個方面的項目開展運作維護,建立以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村民委員會組織、村民會議決策、村民理財小組和品質監督小組監督、廣大村民和其他經濟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農村公共服務運作維護機制。
此外,四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發揮村民主人翁作用。事前,項目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議定;事中,村民理財和品質監督小組全程參與監督;事後,交由群眾評議。通過事前群眾議定、事中群眾監督、事後群眾評議,確保“村民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村民評”。
儘管每個村平均每年只有5萬元的補助資金,但通過政策設計理念調整和管理方式變革,四川搭建起了農村公共服務運作維護的綜合平臺,實現了“小改革大機制,小資金大舞臺”的目標,受到基層幹部和群眾的普遍歡迎。
“3年試點,四川初步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公共服務運作管理的路子,補齊了‘重建設,輕維護’這塊短板,打通了農村公共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劉繡峰説,隨著試點的全覆蓋,下一步,四川將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補助標準、加大財政投入上,積極探索在執行程式上做減法,在資金補助上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