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貿流通業發展呈現十大趨勢

  • 發佈時間:2015-12-20 22:30:5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受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影響,當前,商業經營模式、市場運作模式、消費模式等都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商貿流通業呈現出以下十個新趨勢。

  一是傳統百貨從單純賣貨點向商業綜合體轉變。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消費者對消費多樣化、享受化需求的提高,單一的百貨商場人流越來越少,只有向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演藝、住宿、健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轉變,才能形成商業集聚效應,節省消費者的時間和精力,吸引更多客戶光顧。單一功能、零散佈局的商業設施和服務門店越來越難以生存。

  二是傳統超市從包裝産品為主向生鮮特色轉變。

  過去超市主要經營品種是日化用品、小食品、酒水、調料等“包裝”産品。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超市水準和吸引力越來越體現在生鮮特色品種上。一是有生鮮特色才有人流和回頭客黏度。據統計,萬客隆設立生鮮食品部門後,其當年客流量同比上升了約20%,銷售額則上升了約40%;二是收益高。生鮮的毛利率遠高於包裝商品;三是生鮮食品可以延伸超市的産業鏈。通過建設生鮮食品配送中心以及對生鮮製品的加工或發展定牌商品,可增加商品附加值。截至去年,物美生鮮區已佔到門店面積的40%以上。近三年凈收益不斷增長的永輝超市,直接提出了以生鮮農産品為主,以食品用品和服裝為輔的“永輝模式”作為其核心競爭力,並設立地方特産專櫃。

  三是批發市場從“小而專”向規模化、綜合化轉變。

  隨著産業經濟不斷發展,商品流通總量迅速擴大,城市內圈小、專、散的專業市場因難以配套物流、倉儲而使經營商戶的競爭力下降。批發市場必須向城市外圈大規模的集聚區搬遷轉型升級,與網際網路、大數據、大物流、大倉儲融合發展,形成涵蓋會展、配送及倉儲、資訊化、統一結算、融資、保險等功能的綜合服務基地。同時,批發市場一方面向生産領域延伸,與農戶、生産基地、加工企業及儲藏、保鮮、運輸等環節聯為一體,實現前向流通一體化;另一方面向消費領域延伸,將批發、拍賣、零售、直銷、運送等環節聯為一體,實現後向流通一體化。通過海關、檢驗檢疫、稅務等相關部門入駐批發市場集聚區,市場內商品可以直接出口,實現一站式採購外銷,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以最高的流通效率和最低流通成本滿足生産者和消費者的需求。

  四是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向相互依託、相互借力轉變。

  電子商務把銷售成千上萬種商品的百貨公司分拆為成千上萬個坐落于不同空間的網店,售貨員變成了快遞員,收銀員變成了網銀賬戶。傳統實體企業只有利用電子商務跨時空、受眾廣、少環節的優勢,才能降低成本、開拓市場。就像上世紀80年代拆掉與顧客隔離的櫃檯一樣,現在要拆掉與網上隔離的櫃檯。同時,再高效的電商也只是翅膀,如果沒有産品做實體也飛不起來。最終實體企業如果不上線,或者線上企業沒有自己的産品硬貨,都將被市場淘汰。

  五是流通領域層層加價向直銷直供轉變。

  過去進口化粧品、汽車、箱包等産品渠道是亞太區總代理、中國總代理、華南區總代理、省總代理的金字塔式,逐級控貨加價得利。由於電子商務特別是跨境電商的發展,貨源渠道的擴大,消費者漸趨理性,資訊越來越對稱透明,消費者權利逐漸居於主導地位,層層批發代理加價將逐步消失。而通過扁平化的行銷渠道,精簡流通環節,對消費者需求作出快速反應,生産定制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六是市場資訊不對稱向公共資訊平臺化服務轉變。

  過去市場體系不完善,開放程度低,供求資訊往往依靠眾口相傳。買賣雙方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處於市場不利的一方通過拉關係、走後門等各種方式打破或利用市場資訊不對稱獲取利潤。隨著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資訊技術提高,利用大數據、智慧化等手段,形成更加多樣、透明、便捷的公共資訊平臺,降低交易成本、規範市場秩序、提高運作效率、促進上下游協作、打破行業壁壘、加速資源整合,是代表著買賣雙方利益的必然選擇。

  七是生産者定價向國際市場綜合競爭定價轉變。

  市場越封閉時産品就越緊俏,定價的主動權就越是由生産者掌握。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和我國不斷深度融合國際市場,産品供求範圍變成世界市場,我們自己生産的商品卻不由我們定價。美國、巴基斯坦的棉花受災了,中國市場的棉花就漲價;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玉米豐收了,中國市場的大豆、玉米就跌價。消費品市場更是如此。政府確定保護價只能為走私和進口創造更大的利潤和機會。要想佔有價格優勢,必須爭取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八是從産品行銷為主向品牌行銷為主轉變。

  在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今天,企業的行銷環境面臨一系列的改變,産品的替代品增多、競爭增強;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消費習慣不斷改變。過去拼的是價格、賣的是東西,現在是認品牌,其次是價格。單純以産品為中心而沒有品牌知名度,即使是日常的柴、米、油、鹽,消費者也不敢隨意購買。

  九是從生産決定銷售向銷售整合生産轉變。

  由於我國經濟是從緊缺中發展過來的,過去是生産什麼市場才能銷售什麼。工廠從原材料到成品全部自己做,大而全、小而全,不計成本。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拼命擠壓成本以擴大利潤,不僅有可能而且是命根。品牌商通過渠道建設、品牌建設、技術創新等核心能力,維護好核心品牌與消費者需求,在全球範圍內整合價值鏈、産業鏈和物流鏈,在全球尋找最低成本的生産分工佈局加以吸食,使生産變成了品牌銷售的附庸。

  十是餐飲業從單體店向連鎖化規模擴張轉變。

  餐飲市場的變化使餐飲經營模式發生著變化,豪華酒店幾乎銷聲匿跡,而大眾化連鎖品牌行銷餐飲則方興未艾。統一形象、統一菜式、規範管理、規模採購,加快了企業資金流轉速度,擴大了市場覆蓋面。一店成功,百店複製。行業分工也更加細化,穩定的原料供應商給餐飲連鎖企業提供一致、衛生、高品質、安全的原料,甚至在洗碗、洗菜、配菜等細化工序上都有統一服務企業安排。連鎖經營推動餐飲業根植大眾,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