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貿易復蘇有賴於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大家手筆)

  • 發佈時間:2015-12-20 08:4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全球貿易一直比較低迷。多家國際機構都調低了2015年的全球貿易增速。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貿易監控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貿易量環比下降1.5%,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進一步下滑0.5%,今年上半年的全球貿易量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差紀錄。

  國際金融危機是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主要根源。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世界各國普遍存在失業率較高、財政狀況較差以及産能過剩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消費和投資需求,使全球貿易發展缺乏動力支援。為了應對國內經濟壓力,不少國家和地區傾向於採取較為保守的貿易政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增多,進一步影響全球貿易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各國對國際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興趣下降,也給全球貿易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貿易保護主義在各國貨幣政策上有直接體現。世界尤其關注美國,美聯儲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其他國家的政策選擇産生影響。美聯儲去年底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推動加息預期升溫。受此影響,美元對全球主要貨幣以及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匯率呈現強勁升值態勢,資本迅速回流美國,導致很多國家出現流動性問題。新興市場經濟體則相應出現了本幣供過於求、外幣供不應求的局面,甚至由原來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的泄洪區變成了沙漠。這又加劇了本幣貶值預期,導致更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金融體系和製造加工業乃至進出口造成打擊。為應對資本大量外流,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不得不採取加息措施,但這顯然又與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的目標形成矛盾,在政策選擇上陷入無奈與尷尬境地。

  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造成全球貿易量進一步萎縮,部分資源出口型國家經濟不振。今年以來,作為全球油價基準之一的布倫特原油價格多次跌破每桶45美元,創近6年新低;鐵礦石、銅、鋁等商品價格也跌至近年新低。受此影響,俄羅斯經濟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陷入衰退,巴西今年可能出現25年來最大的經濟衰退。經濟衰退還導致巴西、土耳其、馬來西亞、俄羅斯、尼日利亞、南非、智利等國家貨幣大幅貶值。

  可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兩大基本要素,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互為條件、相互影響、密不可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貿易低迷,充分暴露了當前國際金融體系的弊端。美元發行氾濫引發全球性流動性過剩,資産泡沫越來越大,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發展,最終導致美債危機並引爆國際金融危機。而美國為應對國內經濟危機所採取的政策措施,又在客觀上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增長造成負面影響。美國宏觀經濟政策缺乏制度性約束是導致國際金融危機頻繁爆發的重要根源。因此,為了促進全球貿易發展,除了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和加快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共同決策,是全球經濟治理的趨勢和方向。二十國集團(G20)作為應對危機的産物已顯示了其治理危機的成效,歷次峰會證明了平等對話的力量。各國應在G20這個平臺上,推動建設統一、開放、普惠的全球大市場,避免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碎片化傾向。

  人民幣國際化是完善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方面,既符合各國利益,也是降低美元對其他貨幣過度影響的現實選項。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今年8月份,人民幣首次超越日元,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市場份額升至2.79%。而相比于中國在全球貿易份額中的佔比約12%,人民幣跨境支付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宣佈,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屆時人民幣將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第五個“世界貨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走出的重要一步。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有利於國際貿易的穩定發展,也有助於構建更加多元的國際貨幣體系,對於促進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作者為中國銀行原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20日05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