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衡陽試水農權抵押貸款

  • 發佈時間:2015-12-20 08:3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衡陽12月19日電(記者劉磊、顏珂)幹了5年農業,許海君前不久拿到人生第一筆貸款。這位湖南耒陽的油茶大戶,曾經守著千畝山地卻無法用於抵押,而前期300畝油茶林的投入,幾乎花光所有積蓄。“四處找銀行,碰了一鼻子灰。”轉機突然而至,山還是那片山,油茶還是那片油茶,銀行破天荒開了口——已種上油茶的300畝林地流轉經營權可抵押,許海君從當地村鎮銀行拿到20萬元貸款。

  許海君的遭遇很普遍。經營向規模化邁進,資金需求水漲船高。大額信貸離不開抵押物,可農村資産長年“沉睡”,從資産到資金,橫亙著難以逾越的峽谷。銀行也無奈:金融安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頭頂,沒制度認可的抵押物,誰敢碰紅線?

  轉機來自衡陽市讓金融普惠陽光照向“三農”的堅定改革。金融服務“三農”的最大障礙在産權,近年來,衡陽嘗試破題:搭建制度平臺,讓農權成為金融機構認可的抵押物,打通“梗阻”。

  在最早的試點地耒陽,包括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山塘水庫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民住房財産權、農業機械設備所有權在內的五大農村産權,首次納入抵押物範疇。新市鎮種糧大戶曹利古,拿到了耒陽市第一本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證,接受土地流轉經營權的首次評估,並拿到由耒陽融興村鎮銀行發放的首筆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

  作為整個中南地區的首例,耒陽融興村鎮銀行為何敢貸?行長王桂霞説,確權頒證給農權“貼了標簽”,價值評估為農權“加了砝碼”,還有政府風險補償基金作“保險”,金融機構也就沒了後顧之憂。

  制度設計最關鍵。當地政府組建新型“三農”金融服務平臺,實現從確權頒證、價值評估、融資擔保,到産權交易、資産管理、風險補償的“一條龍”服務。衡陽市政府金融辦副主任劉國華認為,這套制度設計和操作規程就像一座橋梁,讓農權成為適應銀行規則的抵押物,銀行才有底氣。

  如今,農權抵押貸款已在衡陽全市鋪開。截至目前,共辦理“五權”抵押貸款15.4億元,為2815家農産品加工企業、6231個家庭農場、2715個專業合作社、40多萬農戶解決了融資難題。

  (相關報道見第二版)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20日01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