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世界貿易呈現結構性停滯 5月全球貿易量環比降1.2%

  • 發佈時間:2015-08-18 08:0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近期對全球貿易動向的最新月度監測數據顯示,全球貿易增長出現停滯,5月全球貿易量環比下降1.2%,與4月下降0.2%相比,降幅進一步拉大,今年前5個月中有4個月出現下滑。從區域來看,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對外貿易都陷入低迷。日本、美國、歐元區、中東歐、南美地區的進出口均出現環比下降。

  近年來,全球貿易狀況不斷惡化。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全球貿易在2010年出現一定反彈,但此後一蹶不振。據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數據,過去12個月,全球貿易量僅增長1.5%,遠遠低於7%的長期年均增長水準,也低於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出現這種低迷與停滯是結構性的。能夠帶來增長的所謂“貿易密集度”因素逐漸減弱,貿易壁壘增多,全球運輸成本上升,新興市場經濟體回歸多邊貿易體制帶來的貿易增長開始下降,一些大國經濟政策關注國內供需平衡的傾向等,導致國際投資活動的減少。

  全球貿易增長停滯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格局。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貿易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顯性指標。貿易增長停滯的背後隱含著投資的弱化,意味著貿易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式微,全球價值鏈鏈條的連接開始鬆動,國際産業的分工與格局可能會發生動搖,需要重新調整,這些都可能給全球經濟的穩定帶來極大的變數。貿易停滯或將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沉重包袱。

  如果全球貿易增長持續停滯甚至下滑,可能將促成全球貿易制度安排的改革。以促進貿易增長為目的的各種區域性貿易安排未能盡如人意,有可能會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考慮更多地借助多邊貿易制度的安排,回歸多邊貿易談判,這或許能夠為貿易長期停滯提供一個制度性的解決方案。

  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對全球經濟治理模式進行改革與重構,新興市場經濟體尤其是金磚國家在全球治理框架中的地位與發言權應該得到提升。應該把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置於全球經濟治理框架的關鍵地位上,各國貨幣政策的協調應該成為跨區域、跨發展水準的夥伴國之間協調的議題。此外,要著力在全球範圍內推進投資便利化,避免資本流動的隱性區域性市場壁壘,拉動貿易的合理流動,堅定國際産業分工格局的合理髮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