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的六大著力點
- 發佈時間:2015-12-19 09:03: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經濟逐漸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才能通過供給側改革“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筆者認為,以下六個方面應成為下一階段推動供給側改革的著力點。
第一,繼續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去杠桿、控風險、提效率,發揮對經濟增長的重大牽引作用。通過各項體制改革,減少政府直接干預,降低企業的顯性和隱性成本,激發微觀經濟活力,這是最艱巨的任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真正核心和關鍵。
首當其衝的,便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加強事中和事後監管與服務。目前,特別需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強力落實,認真清理並切實減輕企業目前承擔的各類不必要的非稅負擔,繼續落實和完善簡政放權的各類事項,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抓好中央所確定的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實。
此外,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既能改善需求側管理,又能釋放供給側動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而達到刺激生産、改善供給的目的,具有很強的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的意義
抓實抓好國有企業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品質和效益,切實改變國有企業財政預算軟約束現狀,使國有企業能自負盈虧。同時,仍然要重視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力度鼓勵民企進入壟斷領域,落實負面清單制度,激發民間資本活力,提升資本回報率,通過制度變革促進自由競爭,提高社會資金形成和配置效率。對國企的改革還有另外一層重要含義:儘快清理大量佔有各類資源的“僵屍企業”,這將有助於從微觀層面實現去産能、降杠桿並最終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
財稅和金融領域的改革,同樣既能通過宏觀政策調控從需求側影響經濟發展,又能通過深化改革降低企業稅負和融資成本,實現在供給側發力。未來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應以推動稅制改革為突破口,逐漸降低間接稅的比重,建立和完善以居民財産、行為為課稅對象的直接稅稅制。並且,還要一改過去名義積極、實際保守的政策基調,採取更大力度的減稅,減輕企業的稅費負擔,堅決杜絕違法徵收“過頭稅”,真正體現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更加主動並且更有力度的取向。
針對我國金融市場長期存在的結構失衡、功能不全和“金融抑制”明顯等突出問題,需要全面推進金融改革,儘快解除金融抑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以便更好地發揮金融體系深度動員社會資本、提高儲蓄率的作用,從根本上增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援能力。
考慮到淘汰落後産能、壓縮企業杠桿率、清理“僵屍企業”等結構調整的力度將不斷加大,過程仍將漫長,有可能造成國企員工下崗失業,需要進一步加強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及其變動,不斷提高工資和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低保等保障標準及其政策受益面,竭盡全力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第二,給企業更大力度的減稅減負讓利,發揮稅收政策作為需求側政策和供給側改革連接點的作用。從經濟轉型需要和居民訴求來看,我國的宏觀稅負顯然偏高,仍有下調空間。在這一點上,企業和居民減稅呼聲高漲,但政府部門則強調困難壓力多。從理論上講,在經濟下行期,減稅是重要的逆週期調節工具。對企業,減稅能直接降低生産成本,提高勞動和資本的稅後報酬,刺激勞動和資本供給的增加,進而推動潛在的産出增長;對居民,減稅則有利於刺激消費,增加經濟活力;對政府,雖然短期內稅收有所減少,但根據“拉弗曲線”,減稅産生的供給效應將開闢新稅源、拓寬稅基,從長期看仍有助於政府稅收的增加。
因此,儘管目前實行全面減稅似乎條件並不完全具備,但針對居民個人、小微企業、成長性企業和新興企業的更大力度的減免稅,則是切實可行、迫在眉睫的。此外,還需進一步合併相關稅種,減少消費環節稅負,清理不合理收費,適度降低社保繳費率,真正為居民創業、為企業創新減稅、讓利、鬆綁、減負,以激發微觀經濟活力,
第三,更多運用市場化機制,積極化解産能過剩矛盾,改善國內競爭環境。 淘汰清理過剩特別是落後的産能,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它將有助於降低企業部門的杠桿率,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改善企業盈利;有助於促進産業優化重組和轉型升級。為此,應將去産能與“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很好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行業規劃、政策、標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進一步嚴格市場準入管理,加強産業政策的調控和引導,從源頭上堵住落後産能。加快淘汰落後産能還離不開做大增量、培育新興産業,應積極引導資源投向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推動增長方式向集約化轉型。從對外開放的角度看,可以借助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擴大對外投資,拓展相關國際需求,深化國際産能合作,輸出國內具有比較優勢的産能。對於政府而言,轉變政府職能和政績考核導向,也有利於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和不當干預市場。
第四,調整和完善産業政策,做好鼓勵産業升級的加法,實現由特定激勵性産業政策向普惠性産業政策轉變。改進産業政策設計,有必要將目前傾斜發展特定部門的産業政策,如對新興産業實施的創新研究、環保節能的獎勵措施,逐步完善成為長期的、綜合性和普適性的創新與競爭激勵機制。
未來應注重強化市場環境建設,弱化具體産業發展的內容,避免引起未來一窩蜂投資而出現産能過剩。一方面,應著力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通過大規模技術改造投資,將現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進行深度融合,使更多中低端産業升級為中高端産業;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分享經濟,支援基於網際網路的各類創新,努力把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進行深度融合,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助推實體經濟儘快實現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
第五,加快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促進技術進步,真正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和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轉變。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廉價土地、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等要素的大量投入來支撐。如今,資源環境的約束日益強化,“人口紅利”逐漸衰退,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儲蓄率逐漸下降,原有的比較優勢已明顯削弱,原有的發展動力已明顯退化,再依靠簡單擴大勞動力和其他要素投入來驅動發展的路子已經行不通,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過加強創新,提升要素投入的綜合效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因此,未來應緊緊圍繞營造公平寬鬆的競爭環境、強化金融特別是資本市場的支援、建立市場利益導向機制、提供資金便利和稅費減免、激勵創新成果轉化、完善科研教育體系、推進産學研結合、加快人才培養和流動、推動開放創新、加強統籌協調等多方面來轉變發展思路,將改革重點放在著力創造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的體制環境上,營造創新的土壤,提高單位要素投入的産出,把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
第六,繼續釋放和創造人口新紅利,著重培育人力資本紅利。人是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和經濟發展的源泉,人力資源現在是、未來也仍將是我國發展的最大優勢,人力資本更是決定中國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沒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的持續供應,無論是消費、還是投資,在長期來看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既要注重提高勞動力參與率,改善勞動力結構;又要強調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升人力資本。通過優化勞動力配置,彌補由於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生産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的趨勢。一是繼續調整生育政策,增加年輕人口的生育率、扭轉持續低生育率局面,這是著眼長遠又利在當下的刻不容緩的戰略性舉措。二是加快城鎮化步伐,改革戶籍制度,消除對勞動力合理流動的束縛,促進勞動力跨地域、跨部門流動。三是通過提升教育品質、加強培訓等措施,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入,提高勞動力素質,特別是要更加重視對活勞動的投入,激勵其開展創新。(■王 軍 作者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