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唐火電逆勢加碼 滁州項目遭遇環保卡殼

  • 發佈時間:2015-12-19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金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雖然火電裝機量已過剩2億千瓦,但是仍然難阻電力企業繼續開工火電業務。

  2015年12月10日,安徽省環保廳在其官網發佈了《關於退回大唐滁州發電廠2×660兆瓦機組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函》(下文均稱:《報告》)。《報告》指出,大唐滁州發電項目的環評報告未提出有針對性的區域污染源削減方案;選址環境敏感,且公眾參與深度不夠;鋻於以上問題,經研究,該廳決定不予審批,予以退回。

  對此,滁州市能源局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大唐滁州發電廠原本計劃2015年開工建設,2017年建成投産,但是現在由於環評卡殼,該項目將被推遲建設。另外,該項目在沒有取得環評手續之前,大唐方面已經承諾將絕不擅自開工。

  對此,本報記者就滁州或發電廠選址、環評、資金等致電大唐集團方面,但是沒有得到回復。

  不過,一位熟悉大唐滁州發電廠建設的政府官員向記者表示,“不管是火電裝機量過剩,還是環保卡殼,大唐都不會放棄建設滁州電廠,因為滁州目前並沒有大型火電企業。”

  環評被退回

  2015年12月10日,安徽省環保廳將大唐滁州發電廠環評報告退回。原因是,該發電項目環評報告未提出有針對性的區域污染源削減方案;以及項目選址環境敏感,且公眾參與深度不夠。

  “大唐滁州發電廠項目雖然環評手續被退回了,但並不代表這個項目被否定。”滁州市能源局一位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滁州發電廠項目環評手續此次之所以被退回,主要是因為在選址上存在問題,沒有得到當地居民的理解,在民意調查中可能沒有被認可。

  該官員亦稱,早在2013年,大唐滁州發電廠籌備組就選址問題曾經與滁州市各相關單位專門召開過相關會議,最終項目選址擬定在滁州市沙河鎮白米村。

  據公開資料顯示,大唐滁州項目規劃建設2×66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燃煤機組,同步建設除塵、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

  項目由中國大唐集團和淮南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設,大唐集團控股。工程靜態總投資約為51.34億元,環保投資約為7.57億元,環保投資佔總投資的比例為14.7%。

  雖然大唐滁州項目在環保投資方面佔比相對較高,但是這並沒有得到當地居民的認可。記者通過當地環保人士了解到,大唐滁州發電廠擬選址白米村距離沙河水庫和城西水庫兩處水源地較近,致使居民擔心電廠建成投産後會對兩處水源地産生影響。

  一位接受電話採訪的滁州市居民向記者表示,大唐滁州電廠白米村距離滁州市中心位置只有10公里,將來投産之後,肯定會對滁州市的環境造成影響,如果再對水庫遭造成影響,那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既然大唐滁州發電廠如此不被看好,那麼作為滁州為何還要開工該項目呢?

  對此,上述滁州市能源局官員表示,截至目前,滁州一直沒有大型火電項目,市區用電主要依靠外部輸送,隨著滁州市經濟快速發展,用電負荷也在持續增長,因此需要有大型電廠作為支撐。

  另外,該人士亦稱,滁州市雖然沒有煤炭,但是可以通過京滬鐵路以兩淮煤炭基地為煤源,所以説,大唐滁州電廠不僅有建設需求,還具備建設條件。至於環保,除了要做好各項環保措施,更多的是公開透明相關審批流程,爭取得到當地居民支援。

  火電逆市加碼

  “雖然滁州沒有大型火電企業,但是如果説這是影響滁州經濟發展的原因,那麼,這種説法是站不住腳的。”一位電網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國目前電網配套已經非常完善,只要有需求,立馬可以遠距離高壓輸送,550千伏不夠,可以750千伏輸送,即使用電高峰期也不會存在問題。

  另外,該人士還向記者介紹,截止到2014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約9.2億千瓦,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4706小時。如果按照正常的5500小時計算,全國火電機組過剩1.3億千瓦,以更高效率的6000小時算,全國火電機組過剩超過2億千瓦。

  即便如此,我國火電裝機量仍在激增。2015年上半年,我國火電項目投産為2343萬千瓦,同比增長55%;除了已投産外,各地火電項目核準開工步伐加快,現在已核準在建的火電規模達1.9億千瓦,獲得路條的火電規模約為2億千瓦。

  事實上,大唐集團也有多個火電項目獲批。記者了解到,僅僅7月份,廣東大唐國際雷州電廠“上大壓小”新建工程2×1000兆瓦項目、大唐國際唐山北郊2×350兆瓦熱電聯産項目、大唐錫林浩特電廠新建工程2×660兆瓦項目、大唐國際葫蘆島熱電廠新建2×350兆瓦項目獲得核準。

  既然火電裝機量已經嚴重過剩,那麼火電企業為什麼還要逆勢加碼?

  記者梳理上市火電企業發現,2015年前三季度,火電企業無一家虧損。27家上市火電企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共計4396.45億元;實現利潤合計545.8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17.86%。

  然而,作為火電企業的原料供應商,煤企卻過半出現虧損。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30家上市煤企營業收入合計為4200億元,比2014年同期的5515億元下降23.84%;在凈利潤方面下降幅度超過76%。

  也正是由於煤炭賣成了“白菜價”,才使得火電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從而促使發電公司加碼火電項目佈局。

  “火電大規模建設需要剎車。”安迅思煤炭分析師鄧舜表示,在正常情況下,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為5000小時左右,此前幾年這一數據曾高達6000多小時,這也表明,現階段資源浪費現象明顯。

  此外,本報記者獲悉,1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做好電力項目核準許可權下放後規劃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強調,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會根據重大變化,及時修訂燃煤電站的總量控制目標。這一措施能補救在“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中,煤電裝機目標設定過高等遺留問題,以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帶來的用電量增速放緩情況。

  因此,火電企業依託低煤價,無視火電裝機量嚴重過剩,繼續大規模佈局火電項目,如果下游需求無增長,未來火電企業機組利用率可能會低於4000小時,屆時就會造成投資浪費。上述電網人士分析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