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張電影票背後的"線上硝煙" 市場份額陷入寡頭之爭

  • 發佈時間:2015-12-18 08:31: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賀歲檔的來臨,讓國內電影票房之爭再度升級,在這個特殊時期,除了電影公司摩拳擦掌準備來個華麗收官外,包括貓眼、微票兒、格瓦拉在內的票務平臺也在暗自展開一場關於電影票銷售的拉鋸戰。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長期以來,逢節便有的“低價策略”已經讓線上票務平臺入不敷出,從今年開始,各大線上票務平臺為了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更是向産業鏈上游進軍,涉足電影宣發、行銷等環節。大戰在即,誰將在今年的線上票務平臺賀歲檔中勝出?

  “燒錢戰”導致入不敷出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上半年線上票房收入(含線上選座與團購等)佔總票房的62.5%,其中第三方網路代售票房佔總票房的45.2%,由此可見,線上票務平臺已成觀眾在消費電影時所選擇的重要渠道之一。造成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線上票務平臺不斷推出“低價票”,尤其在票房各大檔期,“9.9元”、“19.9元”的特價電影票,確實吸引了不少觀眾,但是這種用低價爭奪市場份額的背後,實際上是線上票務平臺和片方不斷補貼的“燒錢戰”。

  目前,線上補貼主要有三種途徑,線上票務平臺自己補貼,目的是為了搶奪市場份額;一些信用卡之類的品牌合作方,則會補貼票價給辦理信用卡的消費者;最多的情況是製片方,會拿齣電影宣發費用補貼給平臺,增加上座率,推動院線提高排片率。

  但“燒錢戰”很難持續下去,一位線上票務平臺負責人孫女士表示,正常情況下,線上票務平臺從電影票銷售中拿到的服務費一般是3元左右,其中,一半分給售票系統提供商;0.5元作為取票終端機的設備維護費;1元是人力成本和影院押金的資金成本。此外,還有電影票、取票設備的購買與維護、短信發送、人工運營等方面的成本,“一張票的利潤微乎其微,甚至只賠不賺”。而在“低價戰略”下,還得額外補貼。

  這種低價圈市場的行為在線上票務平臺初期比較明顯,如今,燒錢圈地的方式讓補貼方入不敷出的同時,也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了。孫女士指出,線上票務平臺都在往上下游發展,玩低價的越來越少,對於百度糯米、淘寶電影而言,低價搶份額或許還有效,但是低價已經留不住好用戶,持續票補也不會帶來多大成效。

  淘金上游重新佈局

  低價搶市場仍是線上票務平臺的基本策略,而且這種燒錢的行為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指出,目前,線上票務平臺並未停留在賣票階段,更多的已經深入到電影內容、製作、發行等環節,逐漸深度佈局全産業鏈條,而且也可以借助大數據,精準掌握用戶需求,為電影投資、排片等提供市場依據。越來越多的線上票務平臺已經相繼推出實時數據分析産品,包括排片、上座率、票房查詢等服務。

  目前市場份額最大的貓眼電影,已經更多地涉足電影行銷,通過策劃首映禮、線上主題活動、觀影活動等搭建了電影行業“首席網際網路行銷平臺”,成為《捉妖記》、《煎餅俠》票房大賣的重要“功臣”。微票兒則在今年參與投資了《十萬個冷笑話》、《大聖歸來》等多部電影,投資影片票房成績已超過20億元。格瓦拉也在與片方合作宣發,還推出了發行品牌“新放映”,今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格瓦拉都有合作,超過一半以上是深度合作,包括《捉妖記》、《港囧》等票房大片。

  今年歲末賀歲檔,各個線上票務平臺也在做最後的拼搏,貓眼電影是預計今年最後一部票房黑馬《萬萬沒想到》的聯合出品、聯合發行方,貓眼電影借用美團外賣佈局下的餐飲門店為影院導流,而且利用大數據針對不同年齡段、地域的人群進行差異化資訊推送,目前業內人士指出該部影片最終票房會在6億元左右。而微票兒方面則表示,更看重票房品質和口碑不錯的《師父》,作為聯合出品、發行的首部武俠電影,微票兒也靈活利用騰訊平臺,開啟線上宣發和線下路演雙路徑。此外,格瓦拉投資的動畫電影《小門神》也將於2016年元旦當日上映。

  業內人士透露,線上票務平臺已經成為行銷和發行平臺,和院線、片方都會有密切合作,推廣院線,同時選擇大片綁定合作,通常會通過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等方式,業內的玩法非常多,對賭票房、買斷行銷費用、把行銷資源作為投資票房分成等,通過深入電影製作、發行環節帶來的收益要遠遠大於僅做售票平臺。

  市場份額陷入寡頭之爭

  易觀智庫2015年三季度中國電影線上票務市場份額數據顯示,貓眼電影佔據26.73%,微票兒佔據15.08%,格瓦拉佔據12.17%,百度糯米佔據11.2%,淘寶電影佔據7.49%,大眾點評網佔據6.54%。但今年一季度時,貓眼電影、格瓦拉、微信電影票分別以35.9%、21.55%和8.45%的比例佔據中國電影線上選座票務市場的前三位。其中,貓眼市場份額下降但仍保持領先,而格瓦拉則下降將近一半,被微票兒趕超。

  在院線資源方面,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貓眼電影覆蓋影院超過4000家,影院票房貢獻佔比超過90%。而微票兒覆蓋了4500多家影院及90%的觀影人群,今年國慶檔,微票兒在中國電影票房的份額佔比突破25%,格瓦拉的電影業務覆蓋4000家影院。

  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剛完成C輪15億元融資的微票兒依託騰訊成長很迅速,而且,微票兒于昨日正式與格瓦拉合併,二者三季度的市場份額相加值則超過現居首位的貓眼電影,有業內人士預估,微票兒與格瓦拉的強強聯合,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娛樂票務平臺。

  對於今年整體市場的預估,業內人士分析道,百度糯米、淘寶電影的份額會略有提升,同時也會把前三名的市場份額稀釋,尤其下降最快的會是居首位的貓眼電影。未來,會呈現出兩三家獨大,但類似時光網、網票網等小型平臺則會被兼併。

  樂正傳媒研發諮詢總監彭侃表示,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成趨勢,線上票務平臺除了售票基本業務,會更多地參與發行,進行投資,成為産業鏈中越來越重要的一環。最終市場會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寡頭平臺也將控制市場、控制用戶。而且,院線和票務平臺的一體化也在加快,目前阿裏、萬達旗下都已經有自己的院線和票務平臺,能夠資源整合的企業將具有優勢。(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陳麗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