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北京地鐵牽一線動一片輻射京津冀

  • 發佈時間:2015-12-17 14:53: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六環外的大興區天宮院,距離北京市中心約30公里,距離河北省固安縣卻只有25公里。因工作關係在天宮院居住超過10年的小朱,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是個拿著北京戶口的河北人。但自從4號線南端終點站天宮院站通車以來,她覺得自己離北京城越來越近了,“都説‘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我倒不指著地鐵站掙錢,但是地鐵通到我們這裡,把房地産開發、商業開發都吸引來了”。

  除了環線,每一條北京地鐵線都像八爪魚一樣把觸角伸展到更多更遠的區域,從石景山、大興到昌平、順義。傳統概念中的“郊區”,因為地鐵而與城區緊密相連。除了最直觀的交通便利,天宮院、土橋、安河橋北等終點站,將更繁榮的商業、更高品質的生活,輻射向京津冀廣大區域。

  地産興旺

  中關村“碼農”青睞天宮院

  2004年大學一畢業,小朱就來到天宮院工作,“當時懵懵懂懂,看重的就是這兒的單位能解決戶口”。孤身一人,從海澱區的大學宿舍搬到天宮院上班、落戶、居住,“公交車,晃悠了快3個小時才到,一下車,一片荒地”。

  據説,天宮院這個地名,就是用來形容其廣闊的面積,可大歸大,其餘配套都不完備。購物——坐公交車去黃村或者網購,餐飲——單位食堂或者附近村裏的農家樂,娛樂——在家上網或者還是去黃村。

  一切在2010年12月30日發生變化,地鐵大興線開通,終點站就在天宮院。在地鐵開通的同時,天宮院板塊開始引起房産開發商的重視。2010年12月底,保利和金融街分別以7824元/平方米和7908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在天宮院拿地。緊接著,中水電、首開等開發商紛至遝來。

  “我剛參加工作,在天宮院買房的時候,均價在1600元/平方米。”這些地塊的樓盤在2012年5月相繼開盤,均價已經站到10000元/平方米以上。即便如此,新盤一經推出還是一搶而空。從2012年到2013年,區域均價10個月左右的時間上漲了5000元/平方米。“我們單位有同事在這裡買,還有黃村過來買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從中關村過來買房,因為4號線直達中關村,這邊房子雖然漲得快,但是比中關村還是便宜。”

  時至今日,天宮院區域的新樓盤還在不斷推出,均價早已突破20000元/平方米。地鐵站周邊的房産廣告寫著——“上樓,睡他個昏天暗地斗轉星移;下樓,為500強的藍圖繼續努力”。很多在中關村IT企業上班的“碼農”,一大早從天宮院站搶一個座位,然後可以小憩片刻,一路坐到中關村站下車。

  商業繁榮

  購物中心沿著地鐵線一點點鋪開

  與新地鐵線路相伴而生的除了房地産開發,便是其配套的商業設施。住在天宮院的小朱,現在盼著新樓盤邊蓋起來的大商場能早日竣工。而住在4號線北端終點肖家河北站的常女士已經感受到地鐵帶來的商業繁榮。

  常女士來北京工作已經9年,住在安河橋北站附近也已4年多。“當時因為工作關係,這邊離工作單位近,就搬到這裡來了。”在那之前,她從沒到過這裡,“根本沒想過要往這邊來,即便是坐4號線,最遠也只到過北宮門去頤和園。”為了提前找房子,常女士在4年多前第一次走出安河橋北站。“當時覺著這是什麼地兒啊,人少,又偏又荒。”

  半個月後,常女士搬進距離安河橋北站步行20分鐘的小區裏,當時附近只有三個小型超市,“正對小區門口有一家,小區往北路口的樓裏有一家,小區往南路口還有一家,更大型的超市要遠一些,但也沒有多大。”

  那時候,地鐵站以北、路西側約500米還是一片圈起來的工地模樣。“大概過了三四個月吧,那一片開始能看出建的是什麼了,然後很快開始掛牌、招員工在路上發傳單。”現在,那裏是安河橋北站附近最大的生活超市,服務著周邊近10個小區的居民。

  “除了超市,這邊整體都在慢慢變好,”常女士説,“可能就是因為有地鐵的關係吧,地鐵能帶來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商業,周邊的配套都會慢慢跟上。”

  相似的還有八通線的土橋站,一座全新的大型購物中心“華遠好天地”正在不斷完善當中。土橋,曾經是通州中心區域的邊緣,但如今,商業配套沿著地鐵線一點點向東鋪開——通州萬達廣場、京通羅斯福廣場、星悅百貨、華業花千里,直到正在一邊招商一邊營業的“華遠好天地”。土橋甚至東六環以外更遠的居民,不必再跑到傳統的“通州縣城”去購物了。

  附屬設施

  “人更多路更寬 停車更方便了”

  地鐵1號線西端終點蘋果園站,于1973年4月23日投入使用,42歲高齡的老站已經成為地標建築。蘋果園站位於蘋果園南路西端的路南側,由此沿路往西不到500米,便是與阜石路相接的交叉口。阜石路,是周邊住戶們普遍認為的“大路”,蘋果園南路則是相對的“小路”。

  租住在附近的山東人劉女士感到蘋果園地鐵站附近的人越來越多,“包括這條小路”。五年前,她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工作。“這幾年我感覺人也比以前多了,畢竟是挨著地鐵站的地方,現在不就是哪兒有地鐵站哪兒就人多嗎?”

  今年11月底,有報道稱,石景山區最大的棚戶區北辛安地區開始大規模拆遷,那裏未來“將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帶,長安街西延線,蘋果園交通樞紐都將西擴通過該地區,北京地鐵中低速磁懸浮交通運營示範線S1線、6號線也將從這兒換乘”。

  玲瓏路上的地鐵6號線海淀五路居站,緊鄰西四環,到本月底即服役滿3年。這座地鐵站給周邊帶來了巨大變化。

  “這兒原先是小馬路。”距離海淀五路居站不到200米遠,老住戶李老太站在路邊揮著手邊指邊説。地鐵站開始建設之前,她和街坊們先後被動遷、搬走,當時的玲瓏路還不是眼前的模樣。

  12月9日,北京霧霾紅色預警。李老太沒戴口罩,獨自一人出來“溜達溜達”。“跟以前可是不一樣了,現在這路多寬啊,還蓋這麼多高樓。”霧霾中,路對面新建起的寫字樓若隱若現。

  同樣感嘆著“路寬了”的,還有住在昌平南邵鎮的王強(化名)。地鐵昌平線現今北端終點南邵站就在他的“家門口”。他回憶,2008年前後,南邵鎮南邵村因地鐵建設而消失,“地鐵站南邊這一片據説都在新規劃裏。這幾年,一建地鐵變化就特別大。”

  亦莊線終點次渠站給這裡居民帶來的不僅是“路寬了”,還有“停車更方便了”。就建在次渠大街邊的次渠站,自2010年12月30日通車以來,一直提供免費停車位。近500個免費停車位給需要換乘地鐵的居民提供了極大便利。

   輻射京津冀

  “不管進城上班 還是回涿州老家都很方便”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穩步實施,地鐵不再只對北京這一座城有意義,它的觸角伸向了京津冀區域的腹地。

  蘇莊站位於房山區長虹西路和蘇莊大街的交會處,這裡是連接良鄉西部、燕房地區的重要節點。從2010年12月30日開通後初期,房山線不與北京地鐵其他線路相交,因此由其他線路去往房山線或由房山線換乘北京地鐵其他線路的乘客,需要通過大葆臺站到新宮站的臨時巡回巴士(臨1路)進行換乘。但到了2011年12月31日,房山線完成與9號線的對接,讓房山區甚至更偏遠地區的居民,能更方便進城。

  在蘇莊站附近的公交站,妥趴往良鄉西部、燕房地區的北京市公交車。離公交站100米遠的地方,則妥偶噶競穎筆′彌菔泄交涿19路,涿州人小馬正坐在車內,等待發車。像很多同鄉一樣,小馬年紀輕輕就從北京城西南門戶涿州市,來到北京城打拼。雖然多年的積蓄不足以支撐他在北京中心城區置業,但房山區相對便宜的房價,還是滿足了小馬把家安在北京的願望。“我是去年在良鄉買的房,從這兒不管是進城上班,還是回涿州老家都很方便。”

  2015年2月開通的涿19路,從蘇莊站到涿州火車站,全程票價10元。隨車售票員告訴記者,如果不堵車,全程一個多小時就能跑完。

  另據2015年5月央視消息,未來,房山線將從蘇莊站南延直抵涿州,6號線潞城站東延至燕郊,大興線天宮院站南延至固安。(記者 孫毅 習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