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68.9%受訪者遭遇過購票難

  • 發佈時間:2015-12-17 08:0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杜園春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正值春運火車票搶票高峰,網上出現了各種“搶票攻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9%的受訪者遭遇過購票難。在受訪者看來,黃牛倒票和供需不平衡是導致購票難的兩個主要原因。

  64.3%受訪者春節坐火車回家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消息,12月10日,鐵路開始發售2016年2月7日除夕旅客列車車票,全天共發售了912.7萬張,較去年春運同期增加了126.6萬張。其中,網際網路發售561.9萬張(手機266.4萬張),較去年春運同期增加了137.3萬張。

  儘管鐵路客票發售數量在增加,但似乎很難一下子緩解春運火車票一票難求的局面。調查結果顯示,68.9%受訪者有過因搶購春運火車票而憂慮發愁的經歷。

  在北京工作的程瀟瀟老家在武漢,每逢春節回家總是“悲喜交加”:喜的是可與家人團聚,悲的是買票總是得歷經千辛萬苦。“今年工作業績不錯,公司為此延長我一週假期,可是買不到票,大好的假期眼看著就要浪費了”。

  説到春運購票難,在北京某高校讀研的吳穎也深有體會,“記得本科那會兒,還沒實行網路售票,都是排一整宿的隊,幾個人輪換‘值班’。現在不用排隊了,可眼睛也不閒著,時刻盯著系統放票,新票剛放出來一眨眼的功夫就沒了,也是難買”。

  調查顯示,火車是受訪者春節回家最普遍的交通方式(64.3%),接下來依次是客運汽車(15.1%)、私家車(10.1%)、飛機(6.5%)等。

  “綜合性價比,火車不但有速度,價格比飛機還便宜不少,不到迫不得已我不會放棄坐火車回家。”程瀟瀟説,

  春運期間,人們是否會考慮錯開高峰期往返?調查結果顯示,46.6%的受訪者會考慮,24.5%的受訪者不會,28.9%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説。

  吳穎説,有一次,她在春節假期結束後一週才得以返校,但實屬無奈之舉。“錯開高峰總有一種‘該什麼時間沒辦什麼事’的感覺,而且年前年後學校事情正多,若不是沒買到票,我不會考慮錯開高峰期的”。

  28.7%受訪者滿意當下購票環境,29.1%受訪者不滿意

  據新華網報道,2016年春運期間,鐵路總公司將精心安排運輸能力,每天安排開行旅客列車3488對,比2015年春運增長14.5%。其中圖定旅客列車3048對,增開旅客列車440對。

  在唐山鐵路工作十幾年的張勝(化名)認為,如果為了春運專門新修鐵路,那麼在其他時間這些資源就要閒置,維護養護費用很高,不符實際。當下臨時增開列車的方式可很大程度上緩解鐵路運力壓力。

  陳馨家在內蒙古,目前在北京工作。她發現,即便是眼下實名制的環境,黃牛倒票現象仍然非常嚴重。“除了春節,我平常時間回家也基本上買不到票,新票剛出等我點進去就顯示售罄了,但能從黃牛那裏買到任一車次和時間回家的票。而且車開後通常都是乘客並不多,再進售票網看又會出現不少余票”。

  吳穎表示,本來買火車票的人就多,分秒必爭,而今年官網的驗證碼也讓她頗為頭疼。“驗證碼非常難以辨認,圖片不清晰,目標辨識度也低,耗時耗力”。

  調查顯示,28.7%的受訪者滿意當下購票環境,40.9%的受訪者認為當前購票環境一般,29.1%的受訪者直言不滿意,1.3%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説。

  在受訪者看來,黃牛倒票(54.0%)和供需不平衡(50.3%)是導致購票難的兩個主要原因,其他原因還有圖片驗證碼難辨認(46.6%)、人們扎堆選擇火車出行(43.4%),鐵道部門內部存在倒票現象(33.3%)、車票預售分批出票(24.5%)、鐵路運力不足(23.8%)、其他(2.6%)。

  陳馨認為,黃牛倒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順利出行,實在應該加大對黃牛的查處力度。

  張勝則感覺,春運期間鐵路客運供求不平衡,根源在於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人口流動性強,“一票難求”的現象在沿海和一線等發達城市更明顯,也印證了這一點。國家應該加大協調區域發展的力度,讓想留在家鄉的人有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同時給予長期在某個城市工作的人同等福利待遇,讓他們安家立業。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38.6%來自北上廣深,36.1%來自省會城市或計劃單列市佔,17.3%來自地級市,7.9%來自縣城或鄉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