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鋼鐵供給側改革應當使用“加法”

  • 發佈時間:2015-12-17 02:31:3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明  責任編輯:羅伯特

  談及當下熱詞“供給側改革”,人們首先就會想到“僵屍企業”、過剩産能。在遭遇上述問題的行業裏,鋼鐵行業面臨的困境尤為嚴峻。伴隨著鋼價斷崖式的下跌,中國鋼鐵産量也在不斷縮減。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粗鋼産量同比下降1.6%至6332萬噸,降至一年來最低水準,今年前11個月産量同比下降2.2%。“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鋼鐵生産得到了巨大發展。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鋼鐵生産最多國家、鋼材出口量最多國家和冶煉原料進口最多國家,成為全世界鋼材生産最強的國家。另一方面,隨著鋼鐵産量快速增長,也出現了與國民經濟其他方面的不相匹配,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嚴重、超出市場需求,致使鋼鐵行業利潤大幅下降,虧損嚴重,甚至出現一些‘僵屍企業’,形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實現鋼鐵供應與國民經濟其他行業平衡,實現鋼鐵工業自身産需平衡。”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陳克新看來,解決供給側失衡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減法”改革,一種是“加法”改革,中國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則是宜“加”不宜“減”。

  陳克新指出,“減法”,即通過種種行政手段和市場機制,強迫一大批鋼鐵企業減産、停産,甚至破産倒閉退出市場,從而去掉過剩産能,減輕供應壓力,實現産業平衡和供求關係平衡。“這種‘減法’供給側改革副作用較大,一是一大批鋼鐵企業關停而出現大量失業,減少工資性收入;二是引起行業需求互減,比如鋼鐵企業關停而減少礦石、焦炭、能源、物流等需求,致使企業關停和失業向上游産業蔓延;三是財政稅收基礎因此萎縮,弱化財政支付能力,弱化公共需求;四是工資性收入下降而增強居民儲蓄傾向,削弱當期消費;五是鋼鐵企業關停致使債務違約迅速增加,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由於供給側‘減法’改革非常痛苦,充滿了風險,勢必遭遇多方阻撓而難以實施。也正是因為如此,十幾年來中國鋼鐵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陳克新表示。

  另一種供給側改革實現途徑是用“加法”,即針對當前供需失衡的主要問題,補充供應短板,進行産業升級,從量和質兩個方面增加有效供給。“比如我們大規模地進行環境保護建設,進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行地下管廊建設,進行醫療、養老、託兒等民生設施建設,進行核心技術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研發建設,也包括進行強大的國防建設等。由於這些投資建設主要彌補經濟短板,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平衡,可以實現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性提高。這些投資潛力如果全部釋放出來,可以充分化解過剩鋼鐵産能,同時也避免了大量下崗、行業需求互減、財政稅收基礎萎縮和金融動蕩風險。因此,這是一種正能量效應顯著,能夠操作實施,各方面皆大歡喜的供給側改革實現途徑。中國供給側改革應當由此破題,以加法為主。”陳克新説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