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供給側改革重定大宗商品週期

  • 發佈時間:2015-12-15 08: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供給側改革或重定大宗商品週期

  專家稱,大宗商品近期價格表現還屬階段性超跌反彈

  從鋅企到鎳企、銅企乃至鋁企,有色行業企業紛紛進入減産節奏,基本金屬供給側調整逐步鋪開。供給側改革下,一些行業産能過剩局面可能發生改變,新的供需平衡下,市場價格將重新定位。

  強力推進的供給側改革或開啟大宗商品新機會。

  14日收盤,大宗商品期貨市場集體反彈,有色、黑色、煤炭、化工等板塊聯袂上漲。其中,滬錫期貨主力1601合約以3.37%的漲幅位居各商品主力合約漲幅榜第一,收于88760元/噸;熱卷期貨主力1605合約位居漲幅榜第二,收于1792元/噸,漲幅為2.63%。滬銅期貨主力1602合約與焦煤期貨主力1605合約並列第三,漲幅為2.06%,分別收于36130元/噸和520元/噸。

  與此同時,A股市場昨日也再現“煤飛色舞”行情。截至收盤,有色冶煉加工板塊漲幅達到4.18%,煤炭開採板塊漲幅為3.62%。盤江股份國投新集等煤炭個股的漲幅則分別達到10.01%和9.24%。

  業內人士認為,昨日的“煤飛色舞”行情與正在推進中的供給側改革密切相關。目前,大宗商品行業企業紛紛進入減産節奏,在需求低迷之時,行業協議減産對供需有積極效應。

  自主性減産接二連三

  為了抵禦大宗商品“寒冬”,11月起,有色行業涌現了一股聯合減産,抱團取暖熱潮。

  11月20日,馳宏鋅鍺株冶集團等10家鋅行業骨幹企業向全行業倡議,嚴格控制新增産能,避免産能過剩,計劃2016年減少精煉鋅産量50萬噸。

  11月27日,金川集團公司聯合國內7家主要的鎳生産企業發出倡議,提出“不參與低價競銷,同時計劃減産”,2015年12月計劃減産1.5萬噸鎳金屬量,2016年計劃削減鎳金屬産量不少於20%。

  12月1日,江西銅業銅陵有色雲南銅業等國內10家主要銅生産企業也倡議,為應對極端市場困難的局面,2016年將減少精銅産量35萬噸,還將在未來採取其他措施維護銅産業健康發展。這10家銅企綜合産能佔中國冶煉産能70%以上。

  從鋅企到鎳企、銅企乃至鋁企,有色行業企業紛紛進入減産節奏,基本金屬供給側調整逐步鋪開。

  國金證券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在需求低迷之時,行業協議減産有助於大宗商品品種價格與企業利潤的回升。目前供給側改革與收縮的進程正在推進,預計效果將不斷顯現,特別是年關前後,企業退出的數量將會增加,為此看好有色金屬在當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行情。

  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供給側改革下,一些行業産能過剩局面可能發生改變,新的供需平衡下,市場價格將重新定位。不過,景川還認為,要區別看待供給側改革對商品的影響,商品走勢最終還是由基本面決定。如果説供給側改革最受益行業排序的話,黑色應該排第一,煤炭排第二,有色應該排最後。

  以銅為例,景川説,目前包括自由港邁克墨倫公司(FCX)和嘉能可(Glencore PLC)可能減産銅産量的消息在最近幾日為銅市提供支撐。在期貨引領下,現貨銅大幅補漲1000元左右,但市場貨源增加,下游雖有詢盤問價,但因大漲實際接貨量不多,同時期貨市場也呈現減倉上行特徵,表明銅價的上漲動力來自空頭回補。在目前情況下,銅價短期受消息刺激呈現反彈態勢,但整體弱勢不會發生改變。

  生意社總編劉心田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14日商品表現屬於階段性超跌反彈,大宗商品下行會持續至月底,有色的反彈反映了止跌的慾望,但反彈預計很快會夭折,供給側改革短期內難有太直接影響。預計月底前整體市場不會有根本起色,但元旦後市場或可以持樂觀態度。

  煤礦退出機制初定

  對於昨日煤炭板塊的集體發力,煤炭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與大盤集體上漲相關。不過,相比前一階段,煤炭價格有企穩跡象,而有關煤礦退出機制的初稿也已形成。

  截至昨天收盤,36家煤炭上市公司中僅有2家股價下跌,1家停牌,其餘全部上漲。

  “從行業面來看,煤炭行業相比前一階段有所好轉。冬季需求旺季已經來臨,加上北方大風大霧天氣導致港口封航情況多發,沿海煤炭運費持續上漲,煤炭現貨有漲價苗頭。”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説。

  來自秦皇島煤炭網顯示,近期北方港口鐵路調入量一直維持低位,導致部分貨源偏緊,此消息或將對環渤海地區部分港口形成一定的預期利好。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報收于371元/噸,分析認為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市場的“買方市場”傾向有所減弱。

  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已低於馬鈴薯、沙子價格。根源在於過去10年的煤炭採掘的固定投資大幅增加,産能嚴重過剩。目前行業處於最為痛苦的産能出清階段。雖然相關部門不斷發文鼓勵煤炭行業兼併重組,然而相關工作推進速度仍顯緩慢。

  記者最新獲悉,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相關部門已經形成了煤礦退出機制政策建議的初稿,主要將通過市場化方式化解産能,而且煤礦退出可能成為各産煤省考核機制的一部分。

  “目前煤炭價格暫時穩定與需求季節性好轉,疊加惡劣天氣以及礦方控制發貨等因素相關。在這輪電廠補充完電煤庫存後,煤炭行業基本面還可能繼續走弱。從中長期來看,隨著近兩年煤炭價格持續深跌,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企業正在撤離煤炭行業。未來1-2年,煤價仍將繼續下跌的走勢,逼迫更多的中小煤礦退出市場或者被兼併。煤炭價格真正觸底回暖預計要到2018年左右。”鄧舜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