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年菜君聯合創始人:半成品菜市場遠未到廝殺的時候

  • 發佈時間:2015-12-16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線不足兩年,主攻半成品凈菜的青年菜君卻已兩次轉型,從地鐵站自提到社區自提,再到如今的宅配,青年菜君的模式似乎越轉越重,卻堅持自主研發産品,並將目標鎖定在做社區餐飲的半成品凈菜。儘管半成品凈菜領域已有眾多參與者切入,但青年菜君聯合創始人任牧卻認為,談競爭為時尚早,市場仍需長期培育。

  提升體驗

  自提模式變為宅配

  青年菜君創業至今不到兩年,但經營模式已經兩次轉型。

  今年1月,拿到千萬級別融資的青年菜君開始快速在北京的各個區域鋪設了160多個自提點,幾乎覆蓋了整個北京。半成品凈菜的配送模式也從一開始的地鐵站自提轉變為社區自提。自提模式讓青年菜君能夠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産品研發方面,同時讓線上及線下的結合更為緊密。

  然而僅半年之後,7月,青年菜君卻再次轉型,將自提改成了宅配,並逐一關閉社區自提點。目前,青年菜君已經將線下自提點全部關閉。如今,青年菜君除了將産品放在自己的網站、App上售賣之外,還在各大外賣、團購平臺以及豆果美食等美食分享平臺上售賣,多渠道行銷引流,青年菜君則負責産品研發以及幹線物流建設。

  看似越做越重的模式讓很多人費解,對此任牧解釋到,這兩次轉型都是為了讓用戶的産品獲取場景和使用場景盡可能靠近。“兩次轉變帶來的最明顯效果就是訂單量的增加。青年菜君目前每天的幾千張訂單,有4-5成都是來自第三方平臺的。青年菜君的模式越來越重,也是為了符合用戶的習慣和需求,但我們深知在用戶體驗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改進提高的地方。”

  標準化難

  選擇自主研發産品

  目前,半成品凈菜領域不僅擠進了多家創業企業,也引來了想要釋放中央廚房産能的餐飲企業。金百萬旗下的準成品售賣平臺U味于上月高調上線,不但將自己研發的準成品放到平臺上售賣,還集結了眾多餐飲企業,為其提供準成品售賣的平臺。由此引出的問題是,不同店家可以做同一道菜,但是這些菜的分量以及口味都不盡相同,導致用戶的體驗褒貶不一,平臺很難通過控制産品建立用戶黏性。

  相比之下,自主研發産品的凈菜平臺的優勢在於,能夠更好地把控自己的産品,對所售産品的標準化有所助益。不過任牧表示,自主研發産品是約束,更是壁壘。青年菜君現在每週都會推出40-50道菜品,在研發菜品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三大因素:口味、營養以及生産可行性。“這三個因素並不完全是相輔相成的,更多的時候是相互制約的。火鍋就是重油重調料,人們都愛吃,但是它卻並不符合人們健康飲食的需求,另外,如果有的産品不適合我們批量化、規模化生産,也不能做。”任牧還透露,雖然現在青年菜君堅持自主研發産品,但是今後也不排除對餐飲企業開放平臺的可能,“關鍵是如何實現品質穩定的中餐標準化”。

  監管空白

  需同行合力做大市場

  隨著網際網路對餐飲的探索逐漸深入,O2O向供應鏈的轉移成為餐飲O2O領域的熱門趨勢。其中,食材供應B2B平臺能夠憑藉省去中小餐廳購買食材的中間商環節,靠議價賺取中間差價,改變了餐飲O2O一味燒錢的形象,但對於C端來講,情況似乎仍不樂觀。任牧坦言,目前青年菜君還沒有實現盈利,計劃在明年上半年達到收支平衡。“半成品凈菜這個行業還很新,還是需要企業去燒錢培育市場。所以現在需要更多的同行一起開創行業,遠沒到廝殺的時候。”但他同時表示,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一直存在,在産品、價格以及服務等方面其實都在暗自較勁。

  事實上,除了培育市場難度大以外,目前的半成品凈菜行業並沒有形成行業規範,也並沒有針對其制定的相關條例,在監管方面處於真空。任牧認為,監管空白對於行業和企業而言都不是好事,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小覷,“行業規範、監管到位,對於正規企業而言是保護,如果我們做的事情小作坊也在做,出了問題就是對行業的傷害,行業大環境直接關係著企業能否生存”。

  記者 徐慧 實習記者 郭詩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