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消費要聞 > 正文

字號:  

凈菜進社區卡在哪兒了?進貨價格貴消費者不買賬

  • 發佈時間:2015-08-05 16:52: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凈菜和普通蔬菜放在一起,你會選擇買哪個?北京市每年蔬菜供應約為770多萬噸,其中的凈菜寥寥無幾。北京市政協在進行重點提案督辦考察時建議,北京市應搭建凈菜産業市場平臺體系,將凈菜逐漸推廣進入社區。但是記者在社區菜店探訪,卻幾乎見不到凈菜的身影。

  凈菜進社區,到底卡在哪兒了呢?該如何才能讓凈菜“暢通無阻”地放進市民的菜籃子呢?

  普通菜PK凈菜

  探訪1

  社區菜店

  一聽價格 立馬放下了

  朝陽區百環家園小區南門外,有個小型菜市場,下班晚高峰時,蔬菜攤主老張忙著吆喝,一捆菠菜、兩斤豆角、三根黃瓜……眼看著老張攤兒上的蔬菜越來越少,記者問老張“不考慮賣些凈菜嗎?”老張的回答卻十分肯定:“不賣。”

  原來,老張曾經“圖新鮮”進過幾樣凈菜,包括小白菜、韭菜等常見菜。可把凈菜和普通蔬菜擺在一起,客人最後買走的肯定還是普通菜。“普通小白菜兩塊多錢一斤,而一包凈菜要八九塊錢,一聽價格,人家立馬放下了。”

  市民周女士就認為凈菜價格過高了,“我在菜市場買二斤扁豆的價,凈菜連半斤都買不下來,反正我也做了幾十年的飯了,擇菜洗菜的也習慣了,能省就省吧。”

  自那以後,老張再也不碰凈菜了,“進貨價格本身就貴,客人還不買賬,何必自討苦吃呢。”老張還説,凈菜需要放進冰箱或冷櫃保鮮,“我們這菜市場有個空調就不錯了,難不成我還自己買個冰櫃放凈菜?”

  對於老張這樣的普通菜販來説,賣凈菜是一件賠本也不一定賺吆喝的事兒。

  探訪2

  超市

  一拆包裝 立馬現原形

  面對超市貨櫃裏的一包包凈菜,63歲的劉阿姨的態度是敬而遠之。“凈菜凈菜,顧名思義就是洗乾淨了的菜,可這菜一定洗乾淨了嗎?”劉阿姨説她嘗試買過一包菠菜,回家後發現菜上還帶著泥浮水印。

  而經常逛超市的王小姐曾經買過幾次凈菜,表面看著新鮮,回家拆了包裝就“原形畢露”了,菜葉子打蔫,馬鈴薯茄子也黑了……“如果商家把前一天賣不掉的菜放到第二天賣,我們消費者也識別不了啊!”

  當然也有市民對凈菜情有獨鍾。在一家超市蔬菜區,記者蹲點10分鐘,看到3位市民選擇了帶包裝的凈菜,其中一位年輕女士更是一下選了5盒。“我和老公都是上班族,白天沒時間到菜市場買菜,都是下班以後去超市買。我們願意買凈菜,擇菜的時候幾乎不浪費,算下來也沒貴到哪兒去。”

  凈菜為啥進不來

  價格高

  毛菜到凈菜每公斤多花3元錢

  北京天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在進行山藥、小番茄和豆角的包裝。這家公司目前平均日産20噸凈菜,其小湯山品牌在市場上頗具知名度。

  在山藥包裝區,滲著絲絲冷氣的成捆山藥被切得和包裝盒一樣長,兩名工人把三到四根山藥碼放進包裝盒內,然後放在流水線上,再出來的就是已經覆蓋了保鮮膜的山藥成品。完成包裝的山藥被擺放在包裝箱裏,等待運往冷庫,然後集中配送。

  “與毛菜相比,凈菜每公斤的成本要高出3元左右。”公司執行董事林源介紹説,從毛菜到凈菜基本上需要四大環節:庫房存儲、加工篩選、包裝以及分貨出庫。3元的成本中人工約為1.2元;包裝主要是食品級的包裝盒和薄膜約佔1.2元;剩餘的0.6元則是存儲、分貨出庫等,另外毛菜到凈菜的損耗率大概在12%左右,也要算在成本裏。

  “其實凈菜進社區最大的癥結不是在加工成本上,而是在流通環節的成本上,‘包不住’。”林源介紹説,他們曾經嘗試在一個社區設立過凈菜店,店面租金、人員工資、流程管理以及物流成本就佔了菜價的40%左右。

  “蔬菜挺受居民歡迎的,但是畢竟客流量小,社區菜店一天的銷售額太低,無法將成本分攤下去,最後只能關店。”林源坦言,其實進入超市的成本也佔蔬菜價格的40%左右,但是它的量大,分攤後能夠實現盈利。

  定位高

  普通市民難接受

  從事農業市場研究的一畝田集團市場分析師單鶴翔認為,目前我國凈菜國家標準還是空白,且産業發展不成熟。他説,凈菜主要供應到比較大的飯店、單位食堂等,而消費者市場供應目標客戶多定位高端,因此導致了普通民眾接受度不高的現狀。

  “市民接受凈菜還需要一個過程。”專家説,現在城區裏,市民出門不遠就能買到便宜而新鮮的菜,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管理不斷加強,蔬菜銷售場所越來越乾淨和規範,流動菜販就會減少,人們購菜需要去專門的菜市場或是超市,甚至是網購蔬菜。

  專家指出,目前凈菜尚未形成規模化網路化的經營,成本暫時還降不下來,價格自然讓消費者難以接受。此外,目前凈菜的生産、加工、銷售缺乏統一的標準,無法以高出一般蔬菜的質地參與市場競爭,也就無法形成市場優勢。

  如何解決

  凈菜進京需要産業平臺

  “我們預留了800畝地專門做凈菜加工,目前已經開始與北京幾家大型餐飲企業、高校等接洽,爭取成為北京的大廚房。”河北高碑店新發地農産品物流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凈菜加工項目是主要做半成品凈菜,比如馬鈴薯加工成馬鈴薯絲、馬鈴薯片之類的,面向的市場是餐飲企業、高校食堂等。

  “我們對這塊的前景非常看好!比如某高校,學生有1萬多人,食堂擇菜、洗菜、切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如果採用半成品凈菜,將極大地節約成本。”這位負責人表示,高碑店在京外70多公里的地方,配送成本增加並不多,但是人力、房租等成本卻大大降低,將毛菜加工成凈菜,不僅減少了北京餐廚垃圾的生産量,而且大量的下腳料也可以集中處理。

  市政協委員、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廚師長顧九如認為,凈菜進京需要搭建産業平臺,這將有利於降低凈菜的成本,這個平臺應該涵蓋凈菜産、運、銷等一系列環節。

  制定蔬菜進北京的統一標準;在京外形成凈菜加工中心;鼓勵果蔬生産基地建立凈菜加工基地;推進冷鏈物流的城市共同配送;農貿市場、超市、社區建立凈菜供應點;包裝採取可迴圈包裝容器如週轉箱;加大凈菜宣傳力度,用實驗性數據證明凈菜的安全性、營養價值、保鮮程度,以及其總體上經濟實惠、衛生環保、有利健康等多種優勢,引導廣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