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數佔總人口43.4% 2/3網民在發展中國家

  • 發佈時間:2015-12-14 07:38: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劉 棟  責任編輯:羅伯特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電信聯盟(ITU)近日發佈的《衡量資訊社會發展報告》稱,到2015年,全球網際網路用戶已達32億,佔全球人口的43.4%。其中發展中國家的網際網路用戶數量在過去5年中近乎翻番,目前2/3的網民居住在發展中國家,全球約46%的家庭可在家中上網。

  ITU用於綜合評估全球各國資訊通信技術發展水準的核心指數(IDI)顯示,今年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南韓、丹麥、冰島、英國、瑞典、盧森堡、瑞士、荷蘭、中國香港和挪威。中國大陸排名第八十二位,比上年排名上升4個名次,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值,顯著高於亞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值。

  IDI指數是從資訊通信技術接入、使用以及相關技能3個方面選取了11個分項指標加權計算得出,包含諸如擁有電腦的家庭、網際網路用戶、固定和移動寬頻網際網路用戶以及基本識字率等指標,可用作在一段時間內跟蹤某國和地區資訊通信技術發展水準的衡量工具。報告指出,納入ITU的所有167個經濟體均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提高了各自的指數值,也就是説,資訊通信技術的接入、使用和技能情況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改善。

  國際電聯電信發展局主任布哈伊馬·薩努表示,今年報告的亮點之一是最不發達國家有6.7%的家庭實現了網際網路連接,但這與世界平均水準和發達國家80%的比例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水準差距依然較大。歐洲整體水準最高,獨聯體國家、美洲和阿拉伯國家均高於世界平均值,而非洲平均值最低,不到其他地區的1/2,而亞太地區則是資訊通信技術發展差別最大的區域。在接入資訊通信技術上,發展中國家仍然落後於發達國家。

  英聯邦國際電信聯盟集團主席巴希爾博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近年來在資訊通信技術發展上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許多中國電信企業不僅在全球各地積極參與當地的電信建設,更是在許多前沿尖端通信技術上走在了前列,與歐洲許多頂尖企業有著深入的合作,是加強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合作的典範。

  世界無線論壇主席奈吉爾·傑佛瑞告訴本報記者,一個突出的例子是,中國企業對當下全球電信業正如火如荼研發中的5G標準制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中國在5G研究方面有著非常強的實力,未來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

  專家分析指出,從IDI指標構成來看,中國目前還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短板。農村行動電話普及水準低,國際出入口頻寬增長落後於行業發展需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排名偏低等因素對中國IDI指數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根據《第三十六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主要是不懂電腦和網路,網際網路知識與應用技能的缺乏是造成網民與非網民之間網際網路使用鴻溝的重要原因。

  基於現狀和已有成果,報告還首次對2020年做出預測:到2020年擁有網際網路接入的家庭的比例將達56%,上網人數將佔全球人口的53%。ITU希望到2020年,至少有50%的發展中國家家庭以及15%的最不發達國家家庭能獲得網際網路連接,但據目前預測,屆時將只有45%的發展中國家家庭以及11%的最不發達國家家庭獲得網際網路接入。

  (本報布魯塞爾12月13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