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條河道193公里,誰來管效果好?
- 發佈時間:2015-12-10 07:29:55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政府部門來管,40余名管理人員;物業公司來管,167個“河道美容師”
“釣魚的哥子,莫要亂扔垃圾!”11月23日,下著小雨,成都市新都區新都鎮攔渠管理站的走馬河兩側,擠滿了垂釣的人,身著迷彩服的孟德良手持竹竿,注視著垂釣者們。
孟德良是成都佳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職工。這裡是飲馬河和南四支渠的交匯處,這片區域是孟德良的管轄區。
在內江、綿陽先後採用行政色彩更強的“河長制”之後,新都區卻反其道而行,將區內河道管理業務逐步轉移給物業公司,水政主管部門從管理者轉身為監督者。
□本報記者 王成棟
四年前臭水圍城威脅下游生活水源
11月,新都城區銀杏泛黃,穿行城區的走馬河兩岸一襲華美。在市民劉敬好的記憶中,城區似乎總飄蕩著一股“水臭味”,走馬河上總能看到浮動的白色垃圾帶。
新都區水務局監測,2011年以前的十多年裏,該區境內的15條大中型河流(區管河流,共計193公里)水質惡化趨勢明顯,劣五類水質出現次數和延續時間逐年增加,部分河流甚至成為“死河”。
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都區境內的走馬河、毗河、青白江等主幹河流承擔著保障都江堰灌區農業用水及新都和龍泉驛區生態用水的職能。毗河引水工程等城市供水工程陸續開工後,新都區的水生態功能定位更是發生了重大轉變:從這裡穿境而過的河水,將是下游數百萬人生活水源,“如果不迅速扭轉水環境惡化的趨勢,後果不堪設想。”
河道等堤防工程也不斷遭受人為破壞。“這裡靠近主城區,算得上寸土寸金。”在新都區新都鎮西北角,新都區水務局水環境推進組組長李燕紅指著走馬河堤説,眼前這片不足20平方米的區域,由於地處交通要衝,曾多次出現私搭亂建。“實在管不過來。”新都區水務局辦公室主任曾令波介紹,按照河流分級管理辦法,新都區直接管理的河道有15條,193公里長。但新都區只有8個河道管理站,幾乎每個站負責兩條河道;總共40余名管理人員,扣除河流調度、水文監測等專業性崗位職工外,能夠上河堤巡護的只有10多位。此前,新都區水務局曾做過監測,起碼需要每兩公里一個管護人員的密度,才能保證區管河流的清潔。
政府購買管河服務管理者變成監督者
河道究竟怎麼管?為了尋找答案,2011年春節剛過,李燕紅帶隊去了趟浙江和江蘇,發現那裏大見成效的河長制並不適合新都——“河長”基本由行政首長擔任,“規格太高,實際靠行政高壓”,短時間內效果極佳,但不確定因素太多。
根據李燕紅的考察報告,新都區水務局做出決定:索性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把區管河道移交給專業化的物業公司來管理,區水務局只負責流量調配等。
2001年起就在成都承擔城市水域景觀管理的佳和物業公司中標,與新都區水務局簽署協議,15條區管河道的漂浮物打撈、河岸保潔,每年管護費用360萬元左右。新都區水務局的角色,開始轉向監督者。
合作協議規定的考核測評指標,主要包括水面清潔度、河堤清潔度、岸坡清潔度、河底淤積物情況。“低於我們的要求,就會扣掉物業公司的積分。”李燕紅介紹,一般而言每月95分以上視為合格,低於這個分數則會扣除相應獎金,獲得高分則會予以獎勵。
河岸五米之內無垃圾、水面漂浮物存在時長不得超過半小時,違者扣0.5分,並必須在問題發現3小時以內整改……具體的考核內容,佳和物業公司業務部經理駱群已經背得滾瓜爛熟。她説,佳和物業公司在接手之初就將15條河流劃分區段,專人管理,“水務局考核我們,我們考核各工段負責人,一層層地把任務、責任確定到人。”
如今,每天在攔渠管理站附近盯著垂釣者,已經成為孟德良的習慣。“萬一有人扔了垃圾,我沒注意到,公司就得扣我50元。”他説,在新都,像他這樣的“河道美容師”有167個。
區管河流水質好轉新都模式能否複製
實施社會化管理後,新都的區管河流水質逐漸好轉。據監測,目前出境水質一般保持四類以上,水面漂浮物實現零出境,堤防工程被違法違規佔用事件降至個位數。
去年開始,成都市各區縣逐步推開類似做法。
山地河流研究會項目經理劉軍認為,對社會化管理河道應該持肯定態度,“政府的角色變了,負擔輕了,管理效果也好了。”但是,必須解決兩大困惑:政府主管部門與社會服務提供者之間的許可權如何界定?公司專業化程度如何認證?
駱群回憶,接手河道管理以來,最大難題是民眾不認可,“你們就是個公司,沒得許可權管我們。”維護堤防工程安全、阻止偷排亂排等,企業缺乏有效手段。而“水務部門也很困惑,畢竟相關管理職能都移交給我們了。”
此外,即便水務部門願意出讓部分職能,誰有資格接管?綿陽市水務局局長向地平坦言,當初綿陽在“河長制”和社會化管理之間選擇前者,顧慮之一就是“公司水準參差不齊”。
省水利廳河道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對各地河流管理模式予以總結,“總的來説,不管哪種模式,沒有最好,只看是不是最合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