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陽:讓電鍍廢水“零排放”

  • 發佈時間:2015-12-10 02:31: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內首個電鍍園區廢水“零排放”工程近日在廣東揭陽市中德金屬生態城投入運作。該工程採用廢水分流、分類處理、廢水回用、資源回收的技術路線,不僅使廢水回用率能提高到99.64%,而且還將處理後的金屬固廢再次回用,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電鍍企業共有20000多家,其中揭陽就聚集了7600家,約佔總數三分之一。揭陽每年鋼材交易量超過4000萬噸,是重要的金屬産業生産基地、進出口基地、材料集散地、五金製品加工製造與研發基地。由於需要對金屬表面進行一系列的拋光、酸洗、鹼洗、除油等特殊處理,電鍍企業在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大量廢水。相比其他工業廢水,電鍍廢水具有雜質多、毒性大、難降解三大特點。尤其,廢水中所含的鎳、鉻、鋅、銅等有毒有害重金屬以及含有劇毒的氰化物等,如果處理不完全,將會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危及居民身體健康。

  中德金屬生態城電鍍廢水“零排放”工程,設計規模為日處理30000噸,分三期完成。其中一期日處理5000噸已于近日正式投入運營。工程結構採用立體設計,分上中下三層,佔地約10畝,建築面積達13000平方米。工程技術路線一改傳統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首先,對園區內各企業排放的電鍍廢水按照污染因子和種類分類,按前處理廢水、含氰廢水、含鎳廢水、含鉻廢水、含鋅廢水、綜合廢水、絡合廢水及混排廢水八個管線分別收集,並對八個不同水源進行分別處理。

  其次,在廢水收集、處理和回用過程中,採用全程線上控制、線上監測,確保設備按照設計指標正常運作,廢水分類清晰不混排。技術中心中控室還採用自動化控制及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完全實現智慧化操作和管理。

  再次,在生態園區內不設任何排污口。園區內電鍍企業産生的電鍍廢水,經過閉合的廢水收集管網後,匯總到廢水處理中心,經過重金屬回收系統、膜生物反應器、組合膜處理系統以及蒸發濃縮處理系統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最終變成符合電鍍生産需要的回用水,實現水的重復再利用。

  中德金屬生態城實行政府指導、協會主導、企業市場化運作的管理模式。項目總投資1500億元,預計于2020年全部建成。首期工程——揭陽市表面處理生態園,佔地1400多畝,分電鍍生産區、酸洗生産區、污水處理區和生活服務區四大功能區,可容納200多家電鍍企業進駐。該園區建成投産後,將實現電鍍、酸洗的産業集聚,實現集中生産、排污和管理,便於環保部門監管,解決全市電鍍産業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問題。第一批入駐電鍍企業44家,已有11家企業開工投産。

  早在2013年開工建設初期,中德金屬生態園為了使新建成的中德金屬生態城企業不污染周邊環境,就規劃有配套的廢水 “零排放”工程。園區領導為此在全國範圍內調研論證,積極尋找解決電鍍廢水“零排放”的最佳工藝路線和技術解決方案,哈爾濱華春藥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其20多年在石油化工領域多項重大廢水回用工程以及東莞美景電鍍廢水“零排放”工程的業績一舉中標。

  為了探索新型的工業園區發展模式,加快電鍍産業升級改造,揭陽市政府也為此專門成立金屬企業聯合會,一是為了企業彼此抱團取暖,二是為了共同探討解決長期困擾的電鍍廢水嚴重污染問題。在實踐中, 揭陽市發現,僅有産業聚集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為此,2013年,揭陽市在揭東區玉窯鎮成立了中德金屬生態城和金屬表面處理中心。中德金屬生態城也成為今年10月30日在合肥簽署的中德雙邊經貿、投資、金融以及城鎮化建設的15個合作項目之一,或將成為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完美結合先行先試的案例。而生態城電鍍廢水“零排放”工程的成功運作,無論技術、工藝,還是管理、運營,都將為各地工業園廢水“零排放”項目起到表率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