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供過於求國際油價熊途未了 高盛預估每桶20美元

  • 發佈時間:2015-12-09 07:53: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7日,國際油價再度暴跌,當日NYMEX原油期貨1月合約價格跌逾6%,報每桶37.63美元,跌至六年來新低。分析人士認為,此輪油價暴跌,主要原因在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上週五(12月4日)會議未設定産量上限,市場預期石油供應將持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市場上素有“烏鴉嘴”之稱的高盛預計,到明年末國際石油市場都將持續供過於求,油價今後幾個月甚至有接近每桶20美元的風險,即在當前基礎上再跌50%,重現去年油價“腰斬”一幕。

   國際油價再度暴跌

  OPEC在4日的部長級會議結束後表示,由於不能確定伊朗明年將增加多少原油産量,OPEC將在明年的下一次會議上討論産量限額問題。OPEC的原油産量約佔世界石油市場的三分之一,有消息指出,目前歐佩克實際原油日産量約為3150萬桶。OPEC的決定加重了市場對於原油供過於求的擔憂,國際油價7日大跌至2009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OPEC的決定意味著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將持續。有機構人士表示,歐佩克的決定表明該組織將繼續與其他産油國爭奪市場份額,讓市場來決定油價,預計原油市場回歸供需平衡的道路將更加坎坷,油價也將長期維持低位。

  “OPEC將目標産量上限設在每日3150萬桶,還不包括重新加入OPEC的印尼。伊朗在制裁解除後每日供應量將至少增加100萬桶。應該關注OPEC會議引發的事件性驅動機會,目前看來OPEC會議的利空結果令全球原油和化工品市場重挫。”格林大華期貨分析師原欣亮表示。

  方正中期研究員隋曉影亦稱,原油暴跌主要緣于OPEC會議各産油國未就減産達成一致,同時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增強的影響下美元再度走強,均對油價形成較強打壓,而上述因素只是加速了油價的下跌,近兩年原油市場供需失衡,令油價從每桶100多美元跌至不到40美元,這才是油價本輪熊市的主因。

  目前,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原油庫存處於近十年的高位,由2006年的3.28億桶增加至2015年的4.88億桶。中國在國際油價大幅降低之後加快補充原油儲備,目前儲存設施基本飽和。國際能源署11月發佈報告稱,全球石油庫存已升至創紀錄的30億桶,全球原油供應嚴重過剩。

   “石油戰爭”硝煙瀰漫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美國、俄羅斯與歐佩克之間的“石油戰爭”正在升級。

  OPEC的價格戰已經持續了18個月,油價跌破了每桶40美元的關口。這一水準遠遠低於OPEC成員國需要的平衡其國家財政的價格。而且,交易員們預計油價不會在短期內反彈,並將繼續下跌。

  此前産油大國沙特一再表示,拒絕在非歐佩克國家不減産的情況下,歐佩克單方面減産。伊拉克石油部長4日在會後也反問,其他産油國都沒有原油産量上限,為什麼歐佩克要有産量上限?

  伊朗石油部長讚加內説,目前國際市場上原油日均供過於求的量為200萬桶,對伊朗經濟制裁一旦解除,伊朗能夠立即將原油日産量增加100萬桶。機構人士表示,OPEC決定將産量維持在紀錄高位,表明該組織實際上放棄了限産的長期策略,從而導致油價短期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除此之外,美國頁巖油還將撐下去。EIA最新數據顯示,當前美國原油産量較4月每日960萬桶的高位有所下滑,但10月依然保持910萬桶的産量。EIA預計,美國原油日産量將於明年跌至880萬桶,其中400萬桶為頁巖油。業內人士表示,該削減力度並不大。

  究竟誰控制了原油市場?這似乎是一個難以確切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目前相對低的油價將持續一段時間,且價格戰硝煙短期仍然難以散去。

   高盛預估每桶20美元

  原油市場悲觀情緒空前膨脹。國際投行高盛表示,這種情況或將持續一年。

  在歐佩克(OPEC)上週五作出上調産量上限決定後,高盛集團的分析師達米安·庫瓦林(Damien Courvalin)在同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原油市場最快也要到2016年第四季度才能達到供需均衡。

  高盛集團在其報告中指出,即使需求在復蘇,但是速度相對於供應的增長來説顯得微不足道。原因是庫存還在繼續積累,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速度緩慢,以及伊朗所面臨的國際制裁可能將被撤銷。“當過剩供應超過容量時,市場需要通過‘運營壓力’進行調整的可能性正在上升,這令我們預期油價在未來幾個月時間裏面臨下行風險,其現金成本為接近20美元/桶。”

  高盛在9月初提出原油可能會跌至20美元/桶的判斷,主要是基於預期OPEC增産、非OPEC産出的延續和需求增長緩慢會導致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延續。

  原欣亮認為,短期國際上還沒有出現能夠讓各國各方達成一致意見的集體意願和組織力量,在明確的産量減少出現前,原油供應過剩加劇的局面將主導原油的跌勢。

  隋曉影表示,高盛在本輪大宗商品走熊期間一直是堅定的大空頭,但高盛預計的油價會跌至20美元的觀點有待商榷,此言論更多的是“嘩眾取寵”。雖然原油市場目前仍是供給過剩的局面,而且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再平衡,未來也無疑將延續低位水準,但油價經歷了1年多的下跌後目前基本已到達底部區域,繼續下行的空間比較有限,預計在每桶30-35美元區間會獲得支撐。(記者 官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