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控槍少人理反恐遭質疑 奧巴馬演講難讓美國人信服

  • 發佈時間:2015-12-08 09:10: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夏曉陽 張松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地時間12月6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向全國發表電視演説。在為時15分鐘的講話中,奧巴馬以此前南加州槍擊案為由頭,就國內和國際反恐問題發表看法。他承認美國陷入空前的恐怖威脅,並誓言採取綜合措施擊敗“伊斯蘭國”。不過奧巴馬講話全程被認為了無新意,媒體和共和黨領袖都給予了批評。

  對奧巴馬來説,在橢圓辦公室發表全國電視演説十分罕見。上次奧巴馬以這樣形式發表演説還要追溯到2010年——當年6月,他就深水地平線鑽油平臺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宣佈因應計劃;同年8月,奧巴馬第二次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演説,宣佈美國結束伊拉克戰鬥任務。此次講話的背景是,隨著上週五南加州槍擊案的更多涉恐細節被報道,民眾關於“伊斯蘭國”會否在美國本土發動襲擊的擔憂不斷上升;而美國在中東的反恐行動也遭到各界熱議,就連奧巴馬的前國務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上周也直言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已經失敗”。

  加州槍擊案後槍械銷量猛增

  奧巴馬首先表示,加州聖貝納迪諾槍擊案仍未定性,也無法確定兇手是“伊斯蘭國”或其他國際恐怖組織的成員,但兇手毫無疑問受到了伊斯蘭激進意識形態的蠱惑。面對不斷上升的國內恐怖威脅,奧巴馬把矛頭指向共和黨人,批評國會拒絕批准任何涉恐、控槍新法案。繼續上任以來的一貫控槍主張,奧巴馬要求國會儘快採取行動,比如同意停止對在涉恐名單上的人出售槍支;他也建議國會同意改革簽證政策,防止像本次槍擊案女主角那樣的潛在恐怖分子通過簽證漏洞進入美國。當然,奧巴馬也繼續其“政治正確”的路線,呼籲美國民眾不要把身邊的穆斯林當作恐怖分子,呼籲美國社會團結一致,而不要讓“伊斯蘭國”通過美國民眾的分裂而從中受益。

  分析人士指出,奧巴馬的這些情緒表達幾乎不會對改變華盛頓的政治考量産生什麼影響,大多數共和黨人和一些民主黨人都堅決不同意採取措施,堵上槍支展上的背景調查漏洞,限制彈藥分銷,或禁止銷售某些種類的半自動武器。實際上,南加州槍擊案發生以後,全美各地槍店顧客猛增,更多受到驚嚇的美國人打算買槍武裝自己,這也讓奧巴馬十分無奈。

   演講透露美國反恐難言之隱

  奧巴馬也強調美國在中東打擊“伊斯蘭國”行動走在正確的軌道上。他指出,當前美國致力於空中打擊“伊斯蘭國”,並向數以萬計的伊拉克及敘利亞武裝提供軍事訓練及裝備。此外,美國還將要求土耳其考慮關閉與敘利亞邊境,並在一定程度上與俄羅斯合作打擊“伊斯蘭國”。奧巴馬表示不排除向伊拉克增派“小型特種部隊”,對重點目標執行重點清除任務,但重申美國不會再次在中東陷入“持久而昂貴的地面戰爭”,而是與其他65個反恐夥伴合作打擊“伊斯蘭國”。

  奧巴馬此言實際上透露了美國反恐的難言之隱。2001年“9·11”事件至今,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中已經付出了6000多位士兵的生命和1.7萬億美元鉅額資金。更有專家稱,14年來的反恐綜合成本達3萬億美元。反恐戰爭也讓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從最高峰開始走下坡路,美國承擔不起新一場反恐地面戰爭的代價。但與此同時,將打擊“伊斯蘭國”的重任分擔給中東及歐洲夥伴並不見得是更好的選擇。除去這些夥伴經濟及軍事實力更弱之外,其各自的地緣政治算計更使反恐合作難以形成合力。專家指出,奧巴馬與伊朗達成核協議,以及開始考慮與俄羅斯進行反恐合作,讓沙特等遜尼派盟國十分不滿,他們擔心伊朗及背後的俄羅斯很可能借反恐之機構築什葉派聯盟,從而改變中東格局。

  就在上週末的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有關打擊“伊斯蘭國”的聽證會上,有專家指出,要徹底擊敗“伊斯蘭國”,美國必須派出2-3萬人的地面部隊。另有一些專家建議在敘利亞設立禁飛區,制止俄羅斯借反恐轟炸美國支援的反巴沙爾武裝。不過奧巴馬似乎並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美國媒體及專家認為,奧巴馬在講話中並沒有推出任何實質性新舉措,而核心內容是為政府現行政策辯護,安撫民心,並且把相關責任推到共和黨頭上。對此共和黨高層也即時給予回應。以大嘴著稱的億萬富翁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簡單明瞭地説:“這就是奧巴馬想説的嗎?美國需要一位新總統,快點!”新任眾議長瑞安表示,奧巴馬講話了無新意,只是為自己失敗的反恐政策做辯護。(駐華盛頓記者 夏曉陽 張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