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貨運版“滴滴”來了

  • 發佈時間:2015-12-08 05:28: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注幹線運輸的運滿滿和同城配送的領導者雲鳥配送12月7日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打造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聯運網路。

  運滿滿創立於2013年,是國內首家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開發的免費手機APP智慧配貨平臺。運滿滿直擊貨運物流空返率高、運力利用率低的痛點,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打造為車找貨配貨、為貨找車托運的精準車貨匹配系統。截至2015年11月,運滿滿平臺上已匯聚350萬司機、50萬貨主,成為幹線貨運O2O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達到70%以上。雲鳥配送成立於2014年11月,專注于同城配送,一端連接同城中有運輸需求的企業,另外一端則整合了在同城中能夠提供運輸服務的個體運輸力量、司機和車輛等。目前,雲鳥平臺上擁有超過3萬名專業司機,配送車型從最初的中小型車擴展到大型的廂式貨車、冷藏車,企業客戶覆蓋了70%的O2O實物配送類企業。

  兩家運輸公司的聯姻,實際上起源於同城貨運作業的快速發展。從業務模式來看,同城貨運和“滴滴打車”這樣的打車軟體頗為類似,用戶在手機客戶端上發佈貨物運輸需求,系統定價,並進行就近派單,附近的貨運司機通過司機端收到訂單通知後進行線上搶單。而在同城貨運的基礎上再延伸産業鏈,就有了網際網路聯運網路的出現。快狗速運創始人林凱源坦言,“對於小商家來説,找車難、漫天要價的確是痛點。但貨運司機為什麼要漫天要價?主要是傳統的‘趴活’方式效率低、空駛率高,好不容易拿到一單必須多賺些。把物流業和網際網路結合,能通過網路平臺來協調貨物和運力間的配比關係,既提高了司機的接單量,又降低了每一單的價格”。

  除了將過去不能做的事做好,網際網路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在幫助行業進一步轉型升級。58到家CEO陳小華告訴記者:“貨運司機已經開始學會從訂單中尋找資訊,比如七夕期間會有很多單子從花卉市場出來,那他就可以去附近的花卉市場等候。此外,我們還為司機建立了數據庫,可以代為驗貨、代為安裝的司機,就能為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另外,網際網路還在提升貨運的服務水準。林凱源表示,就像滴滴打車一樣,保險、獎懲機制和客戶反饋機制與評價體系三管齊下,能夠迅速建立起車主與貨主之間的誠信機制。陳小華介紹説:“在58到家的速運平臺上,每個司機都要先交一筆保證金,每個訂單還要抽一元錢的保險費。出了問題,就用這些賠付用戶。”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貨運應用進入市場,“藍海”也在逐漸成為“紅海”。投資機構蘭權資本總經理薛康表示:“目前貨運O2O應用較為同質化。隨著資本的密集介入,此類應用已開始洗牌,估計到明年只有幾家能留下來。究竟誰能成為‘貨運版滴滴’,要看平臺增值服務能力、補貼力度、易用性等在內的綜合實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