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視頻刷爆網路的背後:海信掀“智慧化”風潮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容講述一家電企業高度智慧化的生産畫面,偌大的車間內,各種機械手臂左右穿梭,高效工作的場景十分壯觀。視頻講述的生産流程,如同最早由德國人所提出的“工業4.0”概念的現實模板。而從片尾的Logo分析,這是家電巨頭海信集團的生産車間。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外家電行業的大佬級企業,從青島走出的海信集團,早在四年前就已開始佈局智慧製造,其技術水準在行業內首屈一指。
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看來,製造是我國更具競爭力的産業,也是中國經濟增長關鍵的動力來源,發展提升製造業,並使之大幅變強,這是中國製造業的唯一齣路。
“中國工廠”有多牛?
技術人員輕點滑鼠後,機器與機器之間似乎達成一種“默契”,從焊接到最後打包運輸,每道工序之間形成完美銜接。
在海信黃島基地的彩電生産車間中,這種默契正頻繁上演:穿梭往來的智慧自動配送小車替代了長度近800米的跨樓宇、長距離人工配送,將近200人從配送中解放。而在關鍵的液晶面板卡合工序,一台6軸工業機器人吸住大尺寸液晶面板,經工業相機輔助定位,輕巧地放置到背光模組上,精度高達0.02毫米。
這個“中國工廠”視頻在上周刷爆了網路,總點擊量超百萬的同時,引來無數點讚,網民們顯然被視頻中中國工廠自動化生産的壯觀場面震撼到了。
其實不僅僅是場面震撼,自動化生産給企業也帶來了“福利”:以往對工人依賴的生産線,自智慧化製造實施以來,海信每人平均製造效率每年提升超過30%。筆者獲取的數字顯示,在生産場地沒有增加和工人數量下降的情況下,海信電視機産量由2011年的800萬台增長到2014年的1110萬台,增長39%。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智慧製造,海信集團極為看重。其董事長周厚健曾表示,製造業目前是、並且到2025年仍將是我國更具競爭力的産業。支撐海信“智慧化”背後,是最近火熱的“工業4.0”大勢。“工業4.0”是德國率先提出的概念,“中國製造2025”則是中國版的“工業4.0”。
今年6月,工信部公示了2015年智慧製造專項項目,海信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行業智慧工廠參考模型標準研究”榜上有名,其對智慧製造項目的研究探索獲得認可。
來自海信的觀點認為,沒有製造業的轉型,國家和企業的轉型就缺乏根基,“沒有製造業,就沒有海信。海信的今後,仍然會以製造業為重心。”在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李東看來,“機器換人”和工廠智慧化,是推動傳統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由“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的重要一環。
海信引領智慧化升級大潮
自2007年引進車間衝孔機器人後,海信每年投入2億~3億元打造“智慧工廠”,今年底將達到上千台機器人的使用規模,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在國際上也是領先地位。
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開始走上“智慧生産”的道路。一項對中國企業的調查顯示,85%的企業未來一年內有意向引入工業機器人、3D列印機等智慧製造設備,22%的企業未來一年智慧製造設備的投入佔總預算的20%以上。
“機器換人”後極大地緩解了企業用工緊張的局面,尤其在長三角、珠三角,每到春節前後是“用工荒”的高峰期。“機器換人”後大大減少了企業生産對勞動力的依賴。
不過,在“機器代替人工”的智慧化升級大潮中,大規模使用機器人會否造成就業難題?
國外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近幾十年來,機器人的使用提高了17個國家的産能,使用機器人最多的國家,就業下降幅度卻未必最大。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08年,德國的機器人總量增加了約2.3萬台,同期的失業率從4%下降到1.8%;巴西的機器人總量增長約2000台,失業率從9%降至7%。
“機器人産量的增長不會造成大量失業,相反,更多的就業機會被創造出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于海斌曾表示。
對此,一位轉型中的企業人士則認為,不是簡單的誰替代誰的問題,追求的是一種人與機器之間的有機互動與平衡。自從“機器換人”後,他所在企業的員工結構,從原來的一線産業工人佔主要比重的金字塔形,越來越多的向中間技術工人倒梯形轉變。
與此同時,機器人的大規模使用,不但能夠大幅提高勞動生産率,還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智慧工廠運作的背後就需要龐大的科研和管理隊伍。
海信的做法同樣印證了這一點,去年10月,海信投資15億元在青島嶗山建設了最新的研發中心,總面積達到420畝,作為海信技術和研發人員的“孵化池”,而“中國工廠”的視頻中也展示了該研發中心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