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大學生創業論壇:年輕人敢“闖”更要敢“創”
- 發佈時間:2015-12-05 14:4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光明日報·論苑】
年輕人,敢“闖”更要敢“創”
——首屆大學生創業論壇演講摘要
編者按
每天有1萬多家企業註冊,平均每分鐘誕生7家公司——在全國創業創新浪潮中,青年大學生是最鮮亮、最具活力的群體。解讀當代大學生的創業現狀、創業經歷和成功理念,也成為極具時代意義的課題。
11月20日,在全球創業周上海站活動如火如荼之際,以“‘Chuang’出你的未來——年輕人,敢‘闖’更敢‘創’!”為主題,光明日報社和上海大學生創業者協會(籌)共同主辦了首屆大學生創業論壇。論壇通過會議交流、創業調研報告發佈、彈幕路演等活動,激發青年學子的創業激情,促進創業家和創業者的交流。現摘發論壇部分發言,以饗讀者。
張嵐
上海市人保局副局長 張嵐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隨著國家不斷簡政放權,加快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創業的生態不斷優化,成為中國經濟最生動的實踐。為了呵護創業的熱情,上海自2009年以來以實施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不斷調整完善鼓勵創業的政策和措施,以實際行動支援青年創業發展。今年,上海啟動實施了第三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新一輪行動計劃繼續以支援和引導大學生創業為重點,加大支援創業的工作力度,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是加強創業教育培訓,營造良好氛圍,形成讓青年“想創業”的激勵機制。目前,全市各高校已經全面普遍開展創業教育;設立支援大學生創業資金,建設大學生創業實踐與孵化基地,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人社部門積極構建創業能力的測評、創業理論的培訓、創業模擬實訓和青年創業相銜接的創業者能力的提升體系,政府補貼創業培訓政策與資源進一步向青年大學生傾斜。
第二,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降低創業成本,形成讓青年“敢創業”的保障機制。針對初創期面臨的融資難、場地缺、成本高的瓶頸問題,人保部門不斷調整完善創業貸款擔保貼息、創業場地房租補貼,初創期創業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措施。比如,在新一輪的創業行動計劃當中,我們對青年大學生在上海創辦三年以內的創業組織,新招用人員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比如創業貸款擔保進一步擴大到本市高校畢業且在上海創業的所有青年大學生。創業貸款擔保的個人免擔保額進一步提高到20萬元,創業場地房租補貼的對象範圍從創辦18個月以內擴大到創辦3年以內的創業組織。
第三,搭建服務平臺,暢通資訊渠道,形成讓青年“創成業”的服務機制。各級公共創業服務機構不斷完善政策諮詢、創業指導、辦事受理、補貼等一站式公共服務。探索開發創業公共服務的微網站,提供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的創業服務。積極推動公共創業服務進高校、進社區、進園區,與高校合作建設創業指導站,依託創業指導專家在社區和園區建立創業諮詢點。培育和發展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對孵化成果顯著、管理運作規範的基地給予運作經費補貼。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通過創業者公共服務、模擬公司運作、項目實驗試製、創業示範園區四個版塊的聯動運作,形成了覆蓋創業各個階段的公共創業服務鏈。
總之,政府將努力當好大眾創業者的娘家人,創新創業的後臺伺服器,做好創業服務和支撐。同時我們也將與高校、領軍企業、社會機構共同攜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最大限度釋放市場創新創業活力,增強創新創業者“試挫”的底氣和勇氣,幫助更多有理想、有才華的大學生創業者走向成功。
李瑞陽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巡視員 李瑞陽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大引擎,青年,特別是大學生作為最有活力,最富創意的群體,已經日益成為這個創新時代的生力軍。
上海市歷來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工作,在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支援下,上海市教委紮實落實創業扶持政策、積極構建創業服務體系,改革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近三年來大學畢業生每年作為企業法人的創業人數在1000多人,選擇自由職業創業的約3000人。2015年上海市已有820名畢業生選擇全職創業,在校生也有1104人邊讀書邊創業。
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在大學生創業孵化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截至2015年9月底,創業基金會“天使基金”已累計資助1217家創業企業,據不完全統計,40%左右的基金會資助創業企業已經進入存活期和發展期,200多家創業企業實現盈利,超過50家創業企業年銷售額過千萬元,30多家企業在資助期後獲得社會資本總計約20億元的投資,其中有數家創業企業進入創業板、新三板立項進程。各高校還構建了70多個大學生身邊的創新創業基地,可使用場地面積8.1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創業孵化器10個。各學校出資設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金7700萬元,吸引校外孵化資金1.89億元。
過去的上海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今天的上海是創新創業者的天堂。目前,大學校園創新實踐的主體集中在80後、90後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是最有活力、創意和熱情的青年人。希望年輕的創業者們要敢想,在生活中學習創意;要敢闖,在實踐中勇於創新;更要敢創,在逐夢中成就自我。創業有成功有失敗,但創新精神是我們一輩子都將受用的財富。
董佔斌
青松基金合夥人 董佔斌
青松基金是專門定位於投資移動互聯網的天使基金,是非常年輕的基金,實際上也是一支創業的隊伍,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投資了將近80家創業公司。
大學生創業的成功之道,需要大家來仔細思考。我認為有五點非常關鍵:
一、創業的初心。每一個創業者都要問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創業?基於財富的創業可能是一個層次,再深一個層次是基於興趣的創業。基於財富的創業你可以反覆問自己當你有了錢會去幹什麼;如果説你內心真是想做一些事業,這才應該是創業的深層次動機。
二、現在很多人還沒有來得及找到自己的興趣,那麼你需要不斷地嘗試;找到自己的興趣之後還遠遠不夠,你要在這個興趣裏面精耕細作,直到你把這個興趣培養成專長。在《異類》這本書裏面提到了1萬小時定律,我感覺這個是在任何一個行業創業中都可以運用的法則。就是説你在這個領域裏面有1萬小時的積累,才有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這裡面有一句話: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只是創業的必要條件。
三、當你在一個領域已經有了一些專長,怎麼下手?突破點非常重要,而突破都是從創新開始的。有時候這是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比如説雞蛋怎麼立起來,它如果是一個熟雞蛋的話,你打破一點才有可能立起來,所以你要突破一些常規。大家可以看到網際網路領域總是新的東西來顛覆舊的東西,所以網際網路領域總有小公司逆襲的機會。
四、大學生相對來説會欠缺一些商業感覺。許多成功人士,像巴菲特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賣報紙,這就是很早就樹立的商業感覺。其實大家有很好的方式來積累自己的商業感:做一些跟商業相關的實踐,哪怕是擺攤賣東西。在商業感覺方面,我們在學校裏面缺乏這些實戰機會,所以有所欠缺。但是現在有一些實踐機會,包括可以去大公司進行實習,也可以參與同學的創業,這方面都是可以培養的。
五、感召。我們也聽過一些大學生創業項目,講得非常有可行性,講到最後團隊説我還缺少一個技術人員。這時候就碰到了感召力的問題,就是説你怎麼樣去説服志同道合的合夥人來加入。如果大家參加過社會實踐和社團,在這方面的能力可能會有所鍛鍊。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説,你要説服一個人來加入你的團隊都非常困難,這時候你就需要有很多方面來鍛鍊。包括你怎麼去影響別人,這實際上裏面有很強的感召力。在初期你有沒有很強的團隊就決定了你成功的一半。
定勝斌
車輪互聯聯合創始人 定勝斌
其實站在臺前跟大家分享,我內心是有一點惶恐的,為什麼?因為創業最討厭的就是説教。創業真的是兩個字:很苦。
曾經我在某商業網站的時候,第一次帶我們的團隊去做行銷,背上冒冷汗,因為工資賬上沒有錢了。要打仗可是槍沒有子彈了,這時候卻還要很淡定地跟員工們講,我們以後要幹很偉大的事情,我們是一家很偉大的公司。我當時是冒冷汗的,因為我要講誠信,所以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要把火把舉起來跟大家説:我們要堅持,我們一起走。
後來我參與了另外一個公司。當時在鄭州,我們租了一個民居,想招聘一個運營經理,結果門鈴響了,打開門一看,一個小姑娘背著一個背包説應聘運營經理。此時,房間裏充斥著外賣燴面的味道,墻上挂著一個橫幅“要麼成功,要麼滾蛋”。小姑娘説你們搞傳銷的吧,我告訴她我們是一個很牛的團購網站。
創業成功真的是1%的幸運兒的事情。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年輕同學們有多少是真正準備好去出發的?或者説你已經開始了行動,開始了創業的路程?我問一個創業團隊,你憑什麼能贏?他説我們很勤奮。我説怎麼樣勤奮?他説我們每天淩晨一點才下班。我説真的嗎,你看看你的員工真在努力嗎?我來你們辦公室22分鐘,辦公室裏有一半的小夥伴在刷朋友圈,你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你們創業還沒有真正把靈魂融進去。那個小夥子的臉就紅了。我説如果我們要跟你合作投錢,你們現在的狀態還沒有達到我的要求。
我們真的想走上創業的道路,我們憑什麼跟強手PK?我們不會找錢,不會看項目,怎麼界定戰場?這就需要額外做功課,我8月份參加一個沙漠拉力活動,每天徒步大概80公里,自己帶水、導航,非常苦。我們走的是玄奘取經的800里戈壁灘,以前從書上知道玄奘法師多麼牛的取經,當我們背著行囊走進沙漠,才體會到玄奘真的是偉大。
其實創業這個階段也像玄奘取經一樣,孤獨而艱辛。創業的全部是你每天晚上在失眠,在琢磨每一個産品的細節,員工的狀態好不好,明天房租交不交得上,工資發得出來嗎?所以,創業兩個字代表著一種責任,而不是在各個演講臺上演講的一剎那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