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藥材造假之風愈演愈烈 綠色中藥何處尋?

  • 發佈時間:2015-12-04 10:04: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藥材造假之風愈演愈烈,摻雜摻假成為市場“潛規則”,崇尚綠色的中藥材被污名為“毒中藥”。長此下去,中藥將走上一條黑色的不歸路

  前段時間,筆者去看中醫,抓了一週的中藥,包括出診費,算下來上千元。素以“簡、便、驗、廉”著稱的中醫藥,如今價格貴得有點離譜。

  中藥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很多,歸結到一點,就是資源稀缺,供不應求。中醫的發展建立在豐富的藥用資源基礎上,如果沒有了資源,中醫就成了無米之炊。藥品在臨床上具有不可替代性,缺一味藥就組不了方、治不了病。中醫和中藥的關係,就好比是槍和子彈的關係。以石斛為例,這種曾遍佈近半個中國的傳統中藥材,在國內已無足夠儲量,不得不從中亞、南亞國家進口。

  由於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野生無主、誰採誰有”的中藥資源成為“免費的午餐”。於是,開發一種資源,毀滅一個物種,全國範圍內的野生藥用資源開發已陷入困境。《中國植物紅皮書》收錄的398種瀕危植物中,藥用植物數目達到168種。一個物種的破壞和消失,將影響10多個物種的生存,中藥資源物種破壞帶來的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影響難以估量。遺憾的是,“保護名單”並沒有成為瀕危野生藥用植物的“免死令”。藥價越高,反倒加劇了人們對珍稀藥材的掠奪式採挖。蟲草就是一個最直觀的例證。上世紀70年代,幾塊錢就能買一斤蟲草,如今連根蟲草須也買不到了,野生蟲草早已是重金難求。

  在野生藥材資源面臨物種和環境雙重危機的挑戰下,人工繁育處境艱難,一些藥材的生長週期長達3—5年,鮮有企業甘冒風險。人們常説:藥材好,藥才好。其實源頭是優質的種子資源。不保護好野外物種,即使是人工栽培,種質資源大量流失,依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藥用植物的瀕危問題。

  中藥資源遭遇劫難,還與中藥提取物出口的錯誤導向有關。中醫藥在世界範圍內被越來越廣泛地接受,我國優質道地藥材本是“一塊寶”,但在西方主流市場還缺乏合法身份,只能作為低附加值的“草”來賤買,中藥提取物大行其道。提取物大量出口到歐美市場,被做成製劑返銷到國內。中醫藥以犧牲環境和物種代價,用自己的血和肉喂飽了跨國藥企。這種賣資源毀環境的做法,實在令人痛心!

  中藥材價格上漲了,但中成藥價格卻漲不上去,導致摻假之風盛行。眼下,儘管藥品最高限價已經取消,但在各地藥品集中採購“唯低價論”的政策並沒有改變,這讓中成藥企業很受傷。例如,規格為60片/瓶的復方丹參片成本價3元多,中標價不到1元。如此便宜的藥品,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中藥材造假之風愈演愈烈,摻雜摻假成為市場“潛規則”,崇尚綠色的中藥材被污名為“毒中藥”。長此下去,中藥將走上一條黑色的不歸路。

  實現中藥的綠色發展,迫切需要打開政策的枷鎖。中藥材在國內市場只有藥典規定的及格線,沒有分級標準,造成中藥材良莠不分。我國亟待建立中藥材等級標準,實行優質優價,促進中藥行業綠色發展。中藥行業是典型的藥材資源依賴型産業,而中藥資源一直是中醫發展的“軟肋”。《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中藥資源的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和持續利用,已經納入國家戰略規劃。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中醫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岐黃之術才會發揚光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