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杭州為什麼排不進誠品的“三甲”?

  • 發佈時間:2015-12-03 06:35:03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涂玥

  關於前幾天刷爆朋友圈的“誠品書店”,其實我和它還有過一次隔空對話。今年年初,一家杭州本土的商場打算開分店,新聞通氣會上商場老總把“來自台灣的24小時誠品書店”列在了將會引入的新品牌名單裏。結果新聞一齣,杭城幾乎所有媒體都接到了工商的電話——誠品來投訴了,説壓根沒這回事。如今想來也難怪誠品會急眼,大陸首店開在了蘇州,計劃中的後續兩家則分別開在上海和深圳。“前三甲”都跟杭州沒關係,怎肯輕易借你炒作造勢?

  我相信這家商場是真心想引入誠品。杭州的幾大主流商場都輾轉找過誠品談合作,據説誠品也曾跟杭州市政府簽過一份“關於深化共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只可惜都差了那“臨門一腳”。

  不是説一家書店的進駐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會有多大的意義,我也不否認任何一次商業合作更多是基於現實考量、偶然因素甚至於個人情感的綜合作用,但我相信“錯過”的背後總還是能折射出些什麼的。

  儘管近年來杭州也一直大力發展文創産業,但與更為狂飆突進的電商産業相比,無論産業規模還是增長勢頭似乎都不在一個重量級上。更何況,電商背靠幾個行業大佬,又有風投追捧,賺的是“快錢”,而文創拼創意、講靜心深耕,更多的只能賺“慢錢”。試問這樣的背景之下,還有幾個人能像誠品創始人吳清友一樣,摒得牢虧15年?

  當然也有人會説,現在誠品實際上是做文化地産了,不靠單純的書店、文創賺錢,更何況它能給一個購物中心帶來話題和人氣,應該還是有人願意貼錢請它來的。這話不錯,但你放到杭州的商業版圖裏去看似乎又沒那麼簡單。在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三大商場”獨大、外來百貨敗走之後,杭州的商業體量幾乎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由不足走向過剩,要像蘇州誠品那樣拿到哪怕偏遠的地塊自建物業已是不易,而想要與現有地塊持有者的地産商們合作,按誠品的需求來設計、配套物業更非易事——得在規劃初期就介入,地産商還得忍受長時間收不回成本。雖然只是前綴不同,但文化地産商和商業地産商畢竟還是大不同的。

  我們的生活,需要能快速送達的網購包裹和越建越大的購物中心,也需要有空間能靜下來體驗讓人眼前一亮、慢悠悠的生活。它可以不叫“誠品”,但至少得有幾個那樣的地方來沉澱一座城市的氣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