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什麼要把企業“請”進學校

  • 發佈時間:2015-12-03 03:32: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二看臺

  文·本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許學建

  日前,科技日報記者隨同無錫地區的幾位企業家來到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園內,投資1.53億元、佔地約100畝、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的蘇州現代服務業産教園、蘇州經院大學科技園(簡稱“二園”)已正式投入使用。一所高職院校緣何斥鉅資建設“二園”?通過“二園”這一載體,學校希望達到什麼目的?為此,記者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楊軍,進行了一次深度採訪。

  “校中廠”讓學校與企業真正融合

  記者:在職業教育發達的蘇州乃至江蘇地區,在校內建設産教園、科技園的舉措並不多見,學校是如何考慮的?

  楊軍:蘇州現代服務業産教園、蘇州經院大學科技園是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在“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深度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産教園區,集人才培養、創業孵化、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功能于一體。

  之所以花鉅資建設“二園”,學校是出於對現狀的考慮。當下,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畢業生不能“零距離”就業,一定程度造成了招生難、就業難的狀況。而要破解這一難題,校企合作是關鍵所在。反觀現在國內的校企合作,“學校熱、企業冷”是不爭的事實,企業的“經濟性”與學校的“社會性”存在先天矛盾。要讓企業與學校建立起緊密合作,就得讓企業先嘗到“甜頭”。

  “二園”被分為教學區、産業區、技術服務區、大學生創業區4個功能區,其中,2萬平方米的産業區面向現代服務業,引入電子商務、創意産業等與學校專業相關的企業。在“二園”裏,學校還將為進駐骨幹企業提供4000平方米場所,建成物流倉儲示範中心,每個入駐企業將吸收一定數量的學生頂崗實習並雙向選擇就業,“校中廠”模式讓學校與企業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家門口”的學校為企業提供人才儲備

  記者:引企入校的確對校企合作有推動作用,但現在,由政府投資建設的産業園很多,給予的政府補助也很豐厚,與其相比,“二園”的競爭優勢在哪?

  楊軍:除了房屋使用費便宜外,企業落戶“二園”,最大的好處是背靠一個人才儲備庫,解決了企業人手緊張問題。比如,電子商務在用人方面有很強的季節性,遇上“雙十一”“雙十二”活動,用人的需求會比平時多三到五倍,公司不可能全年保留這麼多的人才資源,這時,“家門口”的學校就成了公司穩定的人才儲備庫。

  而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人才的提前培養。現在很多院校都會組織學生進企業短期實習,企業不願意花過多的精力去培養,害怕學生實習完就會離開。但我們建設了“二園”,學生可以在“非實習期”進入企業實訓,對企業文化、工作流程等充分了解,而企業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進行選拔,重點留意有潛力的學生,等到“實習期”再著重培養。

  學校鉅資建“二園”並非“賠本買賣”

  記者:學校斥鉅資建起了“二園”,但獲得的利益卻很少,學校為何要做這“賠本的買賣”呢?

  楊軍:建設“二園”不僅是學校服務社會、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的一項措施,更是學校推動自身發展的重要行動。我們辦産教園,不是讓企業來為我們賺錢,而是借助這個合作載體,攜手培養人才。我們在選擇入駐企業的時候,一方面要看它的實力是否與學校專業相符合,另一方面,要與其簽訂人才培養協議,讓企業承擔部分的實踐實訓環節,將企業需求融入教育教學,拉近學生與企業的距離,進而推動人才培養的改革。

  企業進駐“二園”,必然會帶來眾多的企業員工,充實了學校的兼職教師隊伍和“雙師型”力量。與此同時,教師和教學也得到了提升和優化,一是優化教學體系,豐富教育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將教育重心由教“知識”向教“技能”轉變;二是提升教師服務社會的綜合能力,在服務中贏得認可、聲譽,塑造學校的良好形象。

  截至目前,“二園”內已有16家企業入駐産業區;36家工商註冊企業入駐大學生創業區;江蘇省絲綢工藝與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11個研發中心和14家合作共建單位入駐技術服務區。未來3年,“二園”將引進合作企業60家,開展産學研合作項目100項,孵化企業20家,每年提供實習實訓崗位800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