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搬運工”就能無視食品安全?
- 發佈時間:2015-12-03 03:29:25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璽撼
近日,網際網路訂餐平臺“餓了麼”宣佈,滴滴出行入股的協議簽署和股權交割已經完成。與此同時,阿裏、美團正在拼搶餓了麼的消息,仍舊鬧得沸沸颺颺。一時之間,網際網路訂餐平臺“錢景”亮瞎了不少人。餓了麼CEO張旭豪更放言,餓了麼未來每天的物流能力要達到500萬單,平臺不僅要擴充送餐的品類,還要向生鮮、水果配送等領域進軍。
且慢,這些資本大鱷、創業明星,似乎都忘記了一個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食品安全。就在上月,上海市消保委點名曝光9家訂餐平臺淪為無證照餐飲“聚集地”,但這些平臺卻不以為然,沒有一句道歉。即使在多地食藥監管部門已開始立案調查這些平臺的當下,那些經理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錢和發展,鮮有人談及食品安全的管控。
吃的是賣食品這口飯,卻絲毫不去操食品安全的心,這種現象在如今的網際網路訂餐行業裏,見怪不怪。借用上海某區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的話,就是這些平臺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賣食品的,他們堅稱自己只是食品的“搬運工”。就算出了食品安全問題,也是食品生産加工者的責任,和平臺無關。
其實這種説法根本站不住腳。作為訂餐平臺,理應承擔相應的食品安全責任,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不讓無證照餐廳有任何借助網際網路“漂白”甚至大撈一筆的機會。
只是,我們的法律、標準滯後於網際網路發展,在今年新《食品安全法》施行前,審查許可還不是這些平臺的法定義務,導致監管部門沒有“武器”倒逼平臺遵照執行。如今新《食品安全法》已從10月1日起施行,這些平臺還是缺乏對法律的敬畏,實在令人遺憾。筆者上網隨機點開餓了麼、美團外賣等平臺上的餐廳,不公示證照、實際經營地址和平臺公示不符、借用或偽造證照等違法違規行為仍比比皆是。
回想今年夏天,“鄭文琪龍蝦蓋澆飯”鬧出食物中毒事件。在這之前,創業者用足網際網路工具和平臺,帶動起了人氣,在全國迅速擴張,卻因過度擴張,管理失靈,大批無證照門店付了加盟費就開張,最終釀成苦果。同理,以餓了麼們當下的用戶基數來看,再不把食品安全管控放到公司發展戰略的第一位來考慮,任由無證照經營者興風作浪,那麼暴發大規模食品安全事故,甚至危及社會公共安全,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筆者以為,沒有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就算拿到幾十億元的投資,也只需要一次食品安全醜聞,就可在分秒之間垮臺。餓了麼們該抓一抓眼皮底下的食品安全管控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