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碳減排概念股或成新潮流

  • 發佈時間:2015-12-01 06:34:1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巴黎氣候大會開幕 新機制望達成

  昨日,萬眾矚目的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法國巴黎舉行,包括中國、美國、德國等在內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將共同商議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

  有分析認為,《京都議定書》已延期到2020年,而本屆氣候大會有望達成一項新協議成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依據。在國內,低碳減排也成為朝陽産業,預計到2017年,在目前七大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實現碳交易。因此,不少投資機構認為,碳交易、清潔能源等低碳概念股有望逐步獲得資金追捧。

  二級市場上,週一多數個股表現強勢,高能環保、永清環境、中電遠達等都跑贏指數。

  文/表 廣州日報記者張忠安

  “氣候變化是人類本世紀面臨的最大挑戰,這是一場充滿挑戰的博弈,又是一場必須合作共贏的博弈。”在上周廣東省低碳産業技術協會第四期國家碳資産管理師課堂上,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表示。由於應邀參與本屆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周永章也對本大會結果給予很高的期待。

  根據記者了解,多位行業專家認為,本屆氣候大會有望達成2020年以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機制。

  市場關注氣候大會

  一位參與本屆大會的行內專家表示,從本屆大會的強大陣容來看,“很多市場關心的話題一定會有結果的。如果全球平均溫度上升2攝氏度時,可能面臨災難性風險。”參與本屆氣候大會的國家碳排放權交易師、中山大學低碳發展諮詢部部長陳錦煥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

  因此,為了實現全球減排目標,市場對巴黎氣候大會也賦予更多的關注,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分;如何逐步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的力度;協議的約束力等。

  今年6月30日,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該文件表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中國還將繼續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在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和城市、沿海、生態脆弱地區形成有效抵禦氣候變化風險的機制和能力。

  另外,今年10月,中國還宣佈建立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幣的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援其他發展中國家。而在6年前的2009年11月,中國首次公佈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即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有分析認為,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國家也將創新低碳發展模式,開展低碳城試點和低碳産業園區、低碳社區、低碳商業、低碳交通試點等,並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建立碳排放報告核查核證制度等。這也為低碳減排行業帶來諸多發展機會。

  碳交易規模千億元

  “從全球形勢來看,低碳行業未來可以説是朝陽行業,特別是2017年全國碳交易市場升級以後,資本市場對低碳領域的投資也有望加大。”一位長期跟蹤節能減排行業的券商分析師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隨著2017年全國碳排放權市場建立,碳交易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

  粵能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偉中表示,包括對太陽能、生物質能等,中國的低碳政策力度大,政策配套好,這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記者粗略略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有關節能減排的政策密集出臺。2015年1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佈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全國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國務院日前印發了《關於印發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試點方案的通知》,對全面加強自然資源統計調查和監測基礎工作作出部署。

  同時,國家標準委批准發佈11項溫室氣體管理國家標準,新標准將于2016年6月1日起實施。國務院新聞辦也專門舉行新聞發佈會並正式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5年度報告》等等。

  興業證券分析師預計,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將催生國內千億元級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規模達到447億歐元,其中排放量僅佔世界10%的歐盟地區貢獻了90%以上的交易額。根據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碳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

  在國內,目前全國有包括廣州、深圳、湖北等在內的7個碳交易試點。截至2015年8月底,這7個碳排放交易試點累計交易地方配額約4024萬噸,成交額約12億元;累計拍賣配額約1664萬噸,成交額約8億元。

  因此,多數專業人士預計,隨著2017年全國碳排放權市場建立,以及資本市場的介入,低碳領域可能獲得更多人的關注,未來潛力的還是非常可觀的。周永章就預計,“十三五”期間,資本市場將是非常強大的力量,它將推動處於朝陽階段的低碳環保産業的爆發性增長。

  四類公司有望成為低碳新秀

  在A股市場上,昨日低碳概念股也順勢走強,永清環保高能環境等都紛紛跑贏指數。有市場人士表示,未來將在低碳交易、低碳技術以及替代能源等四個領域可能黑馬出現。

  週一A股再度出現V型反轉,上證指數盤中跌幅一度超過3%,但尾盤大幅拉升,最終滬指收盤上漲0.26%。低碳概念股整體表現較好,開能環保、永清環保、萬邦達等26家公司跑贏大盤指數。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召開以及國內冬春交接,市場對低碳等節能環保概念會逾加關注。在低碳概念中,參與低碳交易的個股會首先受益,這類公司通過收取交易費用、交易金融創新,如中電遠達、華銀電力深圳能源重慶燃氣等。同時,提供節能改造服務的上市公司,如神霧環保天壕環境等。

  另外,清潔能源類公司也將有望獲得追捧,如天然氣、生物發電、光伏、風電等。其中,天然氣類個股未來市場需求潛力最被看好。

  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表示周永章表示,中國天然氣産量和進口量持續快速增長,2010年達到10%,2012年全年表觀消費量達1445億立方米,增長了12.8%。遠高於原油、成品油的消費增長速度。

  周永章還預計,天然氣在全國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將從2010年5%上升到2020年的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