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績優基金操作保守年底容易被砸盤

  • 發佈時間:2015-12-01 00:52:58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公募基金行業,有一句行話,叫“前11個月肥,都是‘嬰兒肥’,只有最後一個月的業績才是成熟後的面孔。”每每年底,公募基金排名大戲都會拉開帷幕,市場上一直流傳著所謂年底公募基金相互“砸盤”的現象,排名靠前的基金重倉被“砸盤”。

  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來業績最好的混合型基金當屬長盛電子主題基金,該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達到158.02%,緊隨其後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年內收益率達148.43%,而位居第三的新華行業輪換配置今年以來漲幅也達147.67%。

  距離2015年結束還有23個交易日,今年的A股市場年報行情有別以往,誰最終登頂,一切都充滿著變數。

  年底排名戰打響

  儘管每家基金公司都標榜,“看中長期穩健的業績,並不看中短期的排名。”但是在募集新基金的時候,老基金的過往業績以及基金經理的戰績都是新基金募資的亮點。

  距離2015年結束還有23個交易日,公募基金的相對排名將落下帷幕。

  “這個時候最緊張的莫過於排名靠前的和排名墊底的。”一基金行業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排名靠前的基金此時發力,重在保住勝利果實;而排名業績墊底,必須在最後一個月脫貧。

  據了解,目前,股票型基金最有冠軍品相的為長盛電子主題基金,該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達到158.02%,緊隨其後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年內收益率達148.43%,而位居第三的新華行業輪換配置今年以來漲幅也達147.67%。

  “只要重倉股稍微動動,業績就有很大變化。”上述基金行業人士説,對於這三隻基金的投資者來説,持有哪只都差不多;但對於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來説,意義完全不同。

  績優基金晚節不保?

  公募基金之間的競爭在年底最後一個月表現的尤為明顯,基金開始發力衝擊冠軍位。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持倉的平均年換手率為4次,因此,競爭對手三季報披露的重倉股在最後一個月明顯跑輸市場的話,不免讓人生疑是不是被“砸”了。

  好買基金統計了歷年前11個月風光無限的公募基金(截至當年11月30日當年收益前五)在最後一個月疑似“中招”的表現。

  2010年的典型很多,如銀河行業優選、信達澳銀中小盤、嘉實增長、華商盛世成長。這些基金的重倉股們三季度的重倉都不同程度受損,2010年12月滬深300微跌1.94%,但信達澳銀中小盤的前十大重倉在最後一個月平均有6.63%的跌幅,年報披露的大批量換倉不免使人猜想和原持倉批量受挫有關聯。

  2014年,中郵戰略新興産業本來穩坐公募第一把交椅,卻在四季度的大藍籌行情中敗下陣來,其最後一個月重倉股表現以20%的跌幅收尾,並且依然位居年報前十大重倉。

  今年績優基金能否保住晚節?《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今年目前排名居前的多半是在三季度市場暴跌時較好控制住風險的績優基金,還有23個交易日,他們將拿出成績單。

  績優基金年末都保守

  前11個月排名績優,最後一個月卻馬失前蹄。為何如此?好買基金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其一,確實可能存在所謂的“砸盤”,但是自己“砸”還是別人“砸”難以界定;其二,前11個月排名居前的公募基金在年底一般趨於保守,會選擇一定程度的獲利了結,也會導致其重倉股在盤面上感覺被“砸了”,也就是前面所説的自己“砸”;其三,所謂砸盤,更大可能是自然使然,一方面,排名靠前的基金一般重倉股漲得比較多,存在調整的可能,畢竟“漲多了跌,跌多了漲”,這是市場波動的一般性規律。

  此外,風格的切換容易在年末和年初發生,而排名靠前的基金,風格都比較鮮明,因而看起來影響就比較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