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造血 讓中小企業“嗨”起來

  • 發佈時間:2015-11-30 15:31:39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省第一隻專項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性引導基金進入“投資年”,全年總投資將達1.5億元,培育出一批精品項目——

  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一些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生存艱難,讓人憂慮。但也有企業“風景”獨好,位於臨汾的澳坤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山西中小企業創投基金為這家農業類高新技術企業帶來160余萬元股權投資,之後公司打造2萬餘畝有機蘋果基地,基金決定在年底前追投1500萬元,全力支援其産業鏈條延伸。如今,澳坤生物是未來有望進入新三板創新層的掛牌企業,上半年凈利潤達1415.50萬元,增長163%。

  山西中小企業創投基金進入“發力”之年。今年像澳坤生物一樣獲得其投資的企業,在省內還有多家。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創新型、轉型企業,都在基金支援下逆勢成長。

  在僅靠傳統金融機構難以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背景下,從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斷探索新的投融資方式。事實證明,作為我省第一隻專項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性引導基金,山西中小企業創投基金正走出一條可行的路徑。

  投資之年精品項目紛紛亮相

  “今年是基金的投資年。”11月25日,山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山西中小企業創投基金由省財政廳出資1億元引導、首期吸引社會資本1億元,于2013年6月發起設立。基金設立的目的,是改進財政有限投入模式,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社會投資,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山西證券旗下的山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創投基金的管理人。其負責人介紹,基金設立後,根據我省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制訂了中長期投資規劃,將2013年、2014年分別確定為資本市場宣傳年和項目儲備年。經過對省內上千家中小企業篩選、培訓,儲備了一批重點項目。2015年,基金進入規模投資階段,一批精品投資項目紛紛涌現。

  11月21日,山證基金公司召開投資決策會,一下子通過9個投資項目,擬投資額為8850萬元。在此之前,創投基金已經對省內6家企業進行了股權投資,投資額為3617.5萬元,兩者合計1.2億元。

  “年底之前,這些錢都會投下去,如果其他儲備項目進展順利,今年創投基金總投資將達到1.5億元。”山證基金公司負責人説,下一步,按照中長期投資規劃,創投基金將適時擴大規模,形成項目儲備、投資、管理、退出的良性迴圈。

  記者注意到,創投基金進入投資階段,效果已經顯現。

  已經投資完畢的6家企業,不僅獲得了資金支援,其中還有5家成功登陸新三板。在擬投資企業中,有5家也已啟動新三板掛牌。

  澳坤生物是創投基金支援的首個農業標桿企業。該企業致力於食用菌、生物菌肥和有機農産品的研發與生産,是省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創投基金入資和掛牌新三板之後,該企業逐步打通了資本市場融資通道,開始繼續延伸産業鏈條。山證基金公司透露,將通過追加投資,支援該企業實現規模擴張,完成産業升級。

  寰爍股份是創投基金投資的又一精品項目。該企業獲得創投基金1000萬元股權投資,並在基金支援下登陸新三板,成為我省第一隻網際網路教育概念股。

  此外,創投基金的待投項目也是看點多多。如基金將投資1000萬元,支援省內一家通用航空企業發展;投資2000萬元,支援某醫藥企業等等。

  市場化運作基金的“規矩”

  私募股權基金是一個對市場化、專業化要求很高的金融領域。如果基金的投向需要有關政府部門決定的話,可能涉及到用行政的方式做市場化的事,那麼基金的使用效率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因此,創投基金在設立之初就確定了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這也成為其一大特點。

  山西中小企業創投基金的運作模式和其他私募股權基金一樣,募資、設立、管理、收益分配、到期退出等都按市場化原則操作。管理基金的山證基金公司,是山西證券旗下的專業管理公司,不僅能對企業進行財務投資,更能依託母公司在企業股份制改造、上市輔導、推介掛牌、並購重組、産業鏈整合等方面的豐富資源,為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從創投基金看,採用的是最常見的有限合夥制,雖由政府引導,但撬動的是社會資本,這樣就保證了基金的專業化、市場化、商業化,通過具體的投資評估方法,能讓資金有效地到最應該去的地方。

  山證基金公司負責人介紹,堅持市場化運作原則,是創投基金的亮點,也是基金能夠培育精品項目的先決條件。這位負責人説,“只有堅持市場化運作,才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目前,已投項目整體運作良好,隨著部分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基金已可實現退出,並有良好的預期收益。”

  在市場化運作的同時,作為政策性引導基金,服務轉型發展和全省經濟大局,成為創投基金的另一特點。

  在創業板開啟以來,國內私募基金往往偏好具備上市條件的成熟項目,而初創期企業卻因成長期長、見效慢得不到社會資本的關注。政策性引導基金有助於打破這樣的困局。“政策性引導基金不能專挑熟的桃子摘。”山證基金公司負責人説,“尤其在山西的經濟條件下,成熟項目少,基金更應該學會從青桃子開始培育,這不僅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更是為了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經濟轉型。”

  據介紹,自成立以來,山證基金公司對全省企業進行了“拉網”式搜索挖掘,努力從一煤獨大的産業結構中尋找投資亮點。事實證明,山西的可投資項目也有很多,如線上教育、節能環保、農業、醫藥、食品飲料、生豬養殖、機械製造、電力設備……這些優秀的企業最終都進入了基金的投資清單。

  路徑探索投融資新模式成型

  觀察創投基金的投資運作,記者發現,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良好結合,一種財政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已然成型。

  省財政廳企業處負責人表示,加大創業投資基金培育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放大乘數效應,是我省推進金融振興的重要內容。創投基金在運作中就體現了這一點。

  以精英科技為例,2014年,公司凈資産為8246萬元。創投基金入股之後,注入600萬元長期資金,推動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企業價值評定標準由過去的凈資産變為市值,按掛牌時做市價計算,該公司市值達4.8億元,撬動銀行信貸的能力大大提升。

  從整只創投基金來看,財政出資1億元,若吸引社會資金3億元,就能撬動銀行信貸資金約8億元,帶動社會其他投資機構跟投4億元,撬動資金達15倍。顯然,財政出資設立基金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凸顯了杠桿撬動作用。而獲得資金支援的企業一旦發展起來,利潤的增長以及增加就業的連鎖反應,都將使這一創新機制的聯動效益不斷擴大,比單純“撒胡椒面式”的財政資金投入效果更為明顯。

  記者了解到,在新的投融資模式下,“財政+創投基金”的組合,還被賦予了支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內涵。

  創投基金開始介入企業轉型。其投資培育的太礦電氣,之前的傳統業務是煤炭運輸輔助設備。隨著煤炭進入寒冬,企業回款狀況持續惡化,轉型有心無力。創投基金通過為企業注入現金流,幫助其向新興領域拓展業務,有力地支援了企業的轉型升級。

  在支援産業整合方面,創投基金也有了嘗試。山西路鑫國耀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質發電企業。雖然項目公司資金嚴重短缺,但基金管理人發現,該企業的電廠佈局合理,發展潛力巨大。創投基金在8月份投資1000萬元,與省內産業基金共同支援企業並購重組,爭取打造全國範圍內擁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上市公司。

  對於基金未來發展,山證基金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創投基金在財政資金的引導下已開始良性迴圈。但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基金管理水準,打造更加清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從而撬動更大規模的社會資本投入,在實踐中闖出一條新路。

  本報記者 張巨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