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四屆北大-牛津-斯坦福網際網路法律與政策研討會召開

  • 發佈時間:2015-11-30 13: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萬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30日訊(記者李萬祥)記者今天從騰訊公司獲悉,11月23日至24日,牛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安妮·戴維斯(Anne Davis)、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張守文、斯坦福大學商學和法學教授邁克·克勞斯納(Michael Klausner)和騰訊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艾文博(Brent Irvin)等法學界大咖集聚英國,與中美歐三國其他頂尖研究者一起聚焦網際網路如何解決數字鴻溝、推進創新創業、加強網路法律規制等議題,試圖勾勒出一幅安全穩定的網路世界圖像。

  會上,騰訊公共戰略研究部總經理、騰訊研究院秘書長司曉博士稱網際網路不僅僅與經濟相關,“網際網路+已經開始改變公共服務的內容和深度。”而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菲利普·馬隆(Phillip R. Malone)教授和莉薩·歐萊特(Lisa Larrimore Ouellette)教授也是不吝讚美之詞,“網際網路+”戰略帶動了網路強國戰略和大數據戰略,中國政府對寬頻和4G網路的直接投資,促進了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整體經濟的發展。”在網際網路+的連接下,智慧生活創造了更多美好。

  網際網路+戰略促進了資訊技術的發展,不僅給城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還可以改變貧窮地區的數字鴻溝。比如微信,從2011年推出的即時通訊應用到如今的智慧生活方式,微信的社會角色與功能今非昔比。連接,讓數字鴻溝更狹小。

  “我們經常被稱為中國的Uber,但其實我們不僅僅是Uber,我們也在引領一系列的創新。”滴滴公司副總裁張貝表示,從智慧網際網路平臺興起、通過大數據的深入挖掘與移動網路的演算法來整合城市閒散交通資源的“專車模式”,以共用經濟的名義為中國的公共交通發展帶來機遇。

  然而隨著市場的壯大與發展,“網際網路+交通”的政策制定與監管問題也面臨重重困局。面對交通部門1800份專車意見,張貝表示滴滴選擇溫和地向政府靠近。“可以看到,政府在轉變自己決策的態度,我們也在呼籲新業態的創新,有更加智慧的監管方法。”

  艾文博(Brent Irvin)表示,網際網路是為了解決問題,“管理不能影響創新,因為並非所有顛覆都是壞的”。網際網路的創新使大眾進入“線上模式”——網上支付、網上社交、網上政務、網上資訊等,給線下生活提速。但同時他也犀利地指出,諸如隱私、安全的擔憂和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也給各國政府網際網路管理帶來難題。管理與創新,需要在提高社會效率與保證公眾利益的前提下攜手前進。

  網路新技術將與人們休戚相關的一切都聚攏在這張巨大的網中,要想讓破壞網路生活品質的糟粕“疏而不漏”,急需加強網際網路的法律與制度建設。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大網際網路法律中心主任張平強調:“否則,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未來會面臨無窮無盡的法律糾紛。”她談到開放共用平臺的管理,傳播作品的版權問題是未來可預見的難題。事實上,阿里巴巴、唯品會等有海淘業務的企業正面臨著商標權的挑戰。

  北京大學教授王錫鋅對網路新技術的發展也有著辯證的思考。他認為,中國決策者要考慮平衡衝突的利益群體,不要零博弈,而要平衡。“因為支援一方就壓制了另外一方,需要和平共存,用更大的包容保護利益相關方,讓他們參與立法。在他看來,這是尋求法律規制與公共建設最大公約數的重要路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