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興市場成全球經濟不確定主源

  • 發佈時間:2015-11-29 20:29:3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日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9日調低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指出新興市場經濟大幅下滑、全球貿易放緩導致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跌至2.9%左右。

  經合組織同時警告稱,全球貿易持續低迷,已接近最近一輪世界經濟衰退時的水準,還將2016年的實際增長率預期從9月的3.6%下調至3.3%;2017年預期為3.6%,並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

  經合組織特別指出,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前景是目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一個主要來源。其對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率的預期為2016年6.5%,2017年6.2%。

  經濟增長面臨顯著下降

  經合組織指出,世界經濟增速遞減的原因包括製造業消化過剩産能導致投資萎靡不振、房地産投資減少,而新興經濟體政府通過基建投資刺激經濟的做法不能長期持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次的展望報告中預測,全球經濟今明兩年將分別增長3.1%和3.6%,比今年7月時的預測值各下調了0.2個百分點。這一預測比經合組織的預測相對樂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宋泓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過去幾年裏,據世界銀行統計,新興經濟體的經濟體量迅速提高,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基本上已平分秋色。但最近兩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經濟危機後期的影響也體現出來,俄羅斯和巴西受到衝擊,印度雖然增速還好,但事實上也沒有真正進入快速發展通道,經濟自主性沒有體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新興經濟體研究室主任沈銘輝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雖然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迅速,但也開始暴露出不少自身固有的阻礙經濟發展的頑癥。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環境下,經濟增長前景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事實上,新興經濟體的信貸、商品和投資已接近峰值,很有可能會面臨經濟增長率顯著下降的趨勢。

  改革迫在眉睫

  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利率上升,國際資本不再像過去那樣熱衷於投資新興經濟體。從2013年起已有大量的國際資本開始逃離部分新興經濟體,使得這些新興經濟體的匯率大幅貶值,經常項目收支惡化。

  金融資本流向的變化影響著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前景。全球已經出現了脆弱的新興經濟體,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南非和印度被德意志銀行稱之為“脆弱五國”。

  目前,發達經濟體的金融穩定狀況已有所改善,但金融風險正在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私營部門過高的杠桿率和對全球金融市場更高的敏感度,使企業更易受經濟下行的影響,新興經濟體存在資本外流和資産惡化的風險。

  沈銘輝指出,以金磚國家為核心的全球新興經濟體必須認識到結構性改革的緊迫性,同時它們需要加強法制建設,從制度上保障已取得的經濟成就。南非、印度和土耳其等國家尤其需要在強化國內經濟基本面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因為長期以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制于一些固有的經濟問題,但不幸的是這些問題從來沒有得到根除。另外,新興經濟體需要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共同面對挑戰,抵禦國際經濟金融風險,並積極參與到發達國家推動的國際規則重構進程中去,為自身謀求更加穩定的國際經濟環境。

  沈銘輝認為,未來,新興經濟體作為一個整體,或許無法再現21世紀初經濟增長的輝煌,但是如果能夠及時進行國內經濟改革,新興經濟體仍有機會挑戰傳統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