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連續6年居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 發佈時間:2015-11-27 04:38: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11月26日訊 記者李予陽 禹洋報道:在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行的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就即將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及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情況作了介紹。

  錢克明説,經貿合作一直是中非合作論壇關注的重點,本次論壇有望推出一系列落實中非務實合作的新舉措,包括支援非洲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在內的所有合作計劃。論壇期間,商務部還將舉辦中非企業家大會和中國裝備製造業展,為中非産能合作和企業對接搭建平臺。

  “中非合作論壇是中非之間開展集體對話和務實合作最為重要的平臺,在歷屆論壇各項舉措的帶動下,中非經貿關係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已連續6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220億美元。”錢克明表示,非洲還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和新興投資目的地,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已達324億美元,過去15年年均增速超過30%。在貿易和投資額提升的同時,中非經貿合作結構和模式也不斷優化創新,已從雙邊、單體發展為區域、整合式的合作,經貿合作區等合作平臺的産業聚集效應初步形成。

  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中非貿易額有所下滑。錢克明説,主要原因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階段性走低,導致中國自非洲進口額下降。他認為,這一困難是暫時的,因為進口總量並未減少,進口額下降主要是受價格的影響。中非之間對於産品的需求是剛性的,能夠承受住較大的壓力和外界宏觀經濟環境的衝擊。

  對於中非經貿合作未來的發展方向,錢克明説,非洲擁有豐富的資源、較大的人口紅利優勢和巨大的消費市場,與中國的技術、資金和産能優勢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為雙方貿易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目前,中非貿易面臨的兩大問題是貿易不平衡和結構相對單一,中國對非出口較多,自非進口主要是能源資源及初級農産品。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非投資,特別是製造業方面的投資,擴大産能合作,幫助非洲實現工業化目標,使其經濟多元化發展,擴大兩國經貿合作的領域,增加非洲各類商品對中國的出口。

  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在南非召開期間,商務部將主辦中非企業家大會和中國裝備製造業展。錢克明説,這是中非雙方首次在非洲舉辦大型裝備展,也是中國優質裝備首次集體亮相非洲。我國將在鐵路、航空、電力、通訊、機械、智慧製造等領域挑選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參加。當前,中國正在開展國際産能合作,非洲正在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中非發展階段前後銜接、産能合作前景廣闊。

  錢克明表示,約翰內斯堡峰會是中非合作論壇時隔10年再次舉辦的第二屆峰會,也是論壇峰會首次亮相非洲,將成為中非關係和中非經貿合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論壇框架下,商務部主要牽頭設計和落實中非務實合作新舉措。新舉措的內容之豐富、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堪稱歷屆論壇之最,將有助於非洲早日融入全球價值鏈,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