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非産能合作一舉多贏

  • 發佈時間:2015-07-09 07:17: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林松添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非産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優勢,既是幫助非洲,也是幫助中國自己

  近來,産能合作成為中非合作中的一個熱詞。很多非洲國家都熱切希望抓住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性機遇,成為中國産業和産能轉移的優先承接地,助推本國工業化。中非開展産業對接和産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優勢、互為機遇,有助於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進而促進世界更加均衡、穩定與繁榮,讓中非和世界人民都受益。

  上世紀中葉以來,非洲國家紛紛取得民族獨立,並積極尋求國際合作,以求實現經濟自主可持續發展。但遺憾的是,有些發達國家對非洲只願“給魚”,不願意“授人以漁”。如今,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大陸。

  經濟上不獨立,政治上就難以真正獨立。“給魚”只能救急,只有“授人以漁”才能真正幫助非洲建立健全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徹底改變廉價出口原材料、高價進口商品的不利地位,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中非開展産能合作,就是要“授人以漁”,幫助非洲破解長期制約其發展和工業化的兩大“瓶頸”難題,即基礎設施滯後和人才不足,並鼓勵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興業,實現技術轉讓,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和外匯、增加稅收和初級産品附加值,把非洲豐富的自然和人力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擁有大量優勢産業和富餘産能,具備為全球提供先進裝備和産品的生産能力,同時,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由於國內勞動力成本增加,需要到海外謀求新發展。中國有能力、也有需要推動産業和産能到海外發展,在帶動合作國發展的進程中實現自身再發展。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非洲人口紅利巨大,是接受外來産業轉移最理想的承接地之一。非洲謀求工業化需要來自中國等國家的優勢産業和富餘産能。中國政府願真心誠意幫助非洲改善投資軟體和硬體環境,“築巢引鳳”,為中國産業和産能轉移創造條件。可以説,中非産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優勢,既是幫助非洲,也是幫助中國自己。

  幫助和支援非洲國家實現持久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遺憾的是,有些國家仍把非洲當作自己的傳統勢力範圍和“後花園”,竭力利用自身的傳統影響力和現實威懾力,對非洲內外事務包括非洲跟誰交朋友、與誰合作指手畫腳、粗暴干涉。他們不願意真心幫助非洲實現自主發展,還想方設法干擾、阻礙別人與非洲開展合作。

  正當中非産能合作即將揚帆起航之際,有些西方媒體閉著眼睛,大肆渲染中國將把過剩産能和污染轉移到非洲。他們看似關心非洲生態環境,實則擔心非洲推進工業化,實現政治和經濟獨立。

  誠然,中國在快速發展進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過付出環境代價的教訓。作為非洲的真誠朋友和可靠夥伴,我們絕不願意看到非洲國家重蹈“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中國政府願全力幫助非洲國家設立産能準入標準和環保門檻。中國冀東發展集團在南非建設的水泥廠項目率先採用水泥餘熱發電技術,每年可減少工業用煤1.7萬噸,為南非水泥行業樹立了新的最高標準。這就是中非産能合作的範例。

  歷史潮流滾滾向前。殖民時代已經終結,零和思維必須拋棄。非洲屬於非洲人民,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一員。國際夥伴同心協力,非洲國家才能更多受益,世界才能更加和諧與美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