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醫藥養生:探尋生命平衡的實踐

  • 發佈時間:2015-11-27 01:00: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關慶維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慶維,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同仁堂中醫藥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同仁堂中醫藥傳承大師、同仁堂首批海外中醫藥特技傳承師,同仁堂集團專家委員會高級專家。

  北京同仁堂醫館館長,同仁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中國老年病學會中醫研究委員會委員。出身於著名關氏中醫世家,先後追隨十幾位各具特色的中醫名家進行中醫全科臨床研修。在臨床中博採眾長,孜孜以求,審證求因,圓機活法、知常達變。強調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中醫必遵之精髓,提倡“全氣”認識與實踐的多維醫學觀。在治療內、婦、兒、皮膚、疑難雜症、未病醫學、中醫養生等領域都有著自己深厚的見解和突出的療效,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在全球孔子學院歷屆院長年會上宣講中醫中和之道的醫療、養生、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中國文化價值觀。

  中醫養生是探尋生命存在與維護的一種認識方式、實踐方式、衡量標準。與現代西方醫學的醫療、保健不同,中醫藥講究通過“養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養心”若能“得神”,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得神”的實現與保持,則在於“常”,“常”的關鍵,是“致中和”。中醫是“中”的醫學,是“和”的實踐,是人類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平衡,尋求實現“天人合一”的醫藥道路。

  中醫養生,根本上是以“修心”而達“天人合一”

  中醫藥學認為,人的生命存在於天、地、人動態整體之中,提倡“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人的健康出現問題,産生疾病,就是“天人合一”的狀態出現了問題。中醫醫療和養生實踐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維持、恢復、提升、順應“天人合一”。所有中醫藥的技術、方法、産品,都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這其中隱含這樣一層意思:既然手段要服從於目標,那麼“天人合一”意味著,生命是自然整體的生命,生命的主導來源於外在,我們首先要做的和最終能做的,便是跟從與順應天、地、人這個動態整體。換言之,生命是我們個人的,但更屬於“天地人”這個更宏觀的整體。

  在這個宏觀整體中,那個有“我”的我,只不過是無“我”的“天地人”大我的投影而已。需要強調的是,投影只能跟從本體,不能控制本體。但可悲的是,我們現在卻在這樣做,並以為可以這樣做!

  “天人合一”揭示了中醫藥所代表的中華文化傳統所説的“心”處於整體調控生命的中心位置,如同一個國家的君主、領袖,故有“心為君主之官”的説法。顯然,這個“心”,跟解剖學的“心臟”、跟學習知識與思考問題時所用的“思想之心”不是同一個概念,而是指一切自然生命系統的關鍵、樞紐,既指身體生命,也涉及情感思想,更包括作為背景的自然、社會。

  這個“心”在“天地人”的整體中,既離不開具體的人,又離不開這個人所生存的天地自然和社會,是人真正的“重心”。這在古代叫作“天心”,叫作“元神”。《管子·心術》稱之為“心之中又有心焉”,這才是中醫藥所説的“心”。

  故中醫認為:這個“心”不是“人心”,而是“天心”,“天心”的表現,是“天性”。中醫講“上士養心”,即善養生者,要從“心”著手養生,跟著“天性”養生。可以理解為,不應固執地依賴自己的思想知識去養生,而是要跟從身體內的生命感覺養生。人的身體自然會提醒你,怎樣做可以讓生命進入更舒服的狀態。

  “養心”若“得神”,方是最高境界

  “得神”,指一個人作為“天地人”整體生命系統中的內在核心,其自我調節能力處於最佳狀態中。

  《黃帝內經》説“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心“恬淡虛無”,則“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思是:我們的生命之“心”若能保持或恢復“清凈”、“恬淡”,生命狀態就會處於有序化的狀態,即“精神內守”,生命的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能力就會提升,即“真氣從之”,這樣怎麼還可能生病呢?

  中醫稱此為“得神”,認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提倡“養神”為養生的最高境界。中醫講的這個“神”,既不是神仙,也不是思想意識,而是系統生命活力的度量。這既包括了生命的自組織性,也包括生命受“天地人”整體規範的依從與適應性,涵蓋了立於“天地人”整體中人的生命系統的整體有序性、與更高層次的可交流性以及與更大系統的吻合性,是生命多層次嵌套系統整體穩定與靈活水準的表徵。

  “得神”的實現與保持,在於“常”

  如何實現“得神”水準的養生?

  《黃帝內經》説“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即“清凈”、“得神”,要“因時之序”,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要強調的是,這不是説,我們只要飲食起居簡單機械地定時定量,就能養生。而是説,人的飲食起居,要與“天地人”整體的自然氣候節律同步,如同自然界太陽晨升暮落,月亮朔藏望盈,一年四季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與天地同步的節律性,是一切生命的內在固有規定性。

  《黃帝內經》説“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所以《黃帝內經》在“四氣調神大論”中才説“故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這個能讓人“得神”的“生長之門”,中醫稱之為“常”,《黃帝陰符經》稱此為“不神而所以神”,即“常”是能讓生命系統有序化保有並提升的機制。所以《道德經》才説“不知常,妄作兇”。

  那麼,怎樣才能“知常”、“得常”、“守常”呢?中醫説“得之者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要知、行這個“常”,必須明確兩個問題:誰得?得誰?這個“誰”,其實就是上文所説的“天心”,即“人的本性”。要從本性上得,要知道自己的“本性”,所以是“得之者內”;而我們這個“本性”又是既在我們身體中,又在我們生存的“天地自然社會整體”中,所以,又要“守之者外”。能如上“知常”、“行常”、“守常”,已經是在“調神”高度的養生了,不再是僅僅在形體上做事倍功半的假功夫了,所以説是“用之者神,忘之者器”。

  中醫對生命之“節律”的把握和對生命深層之“常”(規律)的遵從,實際上是從整體屬性上來把握的,就是要關注、維持、恢復、提升人體生命的“自性”,用飲食的“食性”、中藥的“藥性”來進行調整。中醫藥材、食材採取,要重視“採造時月”,中藥制藥講求“五月初五和藥”,都是講選擇與製造藥物、食品,要考慮其生命節律特徵的獲得與保留、改造。

  甚至古人在造字的時候,也會重點考慮遵從生命節律,如藥的繁體字“薬”,取“艸”與“樂”組成,“樂”在古代讀作“yao(音“藥”)”即是講節律。“薬”的造字含義表明,中藥利用自然環境中生長的草藥,及其在生命過程中獲得的自然節律特徵,來調整人體生命節律的不平衡及其與自然節律變化的不協調。

  同樣,中醫開藥稱為“方”,“方”是一個時空格局的概念,亦是選取、構造時空節律特徵,來調整人生命時空節律中的異常與不平衡。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常”的關鍵,是“致中和”

  中醫進一步認為,從整體來看,隨著陰陽中和水準的提高,人體的生命狀態、自我調節能力、與環境的協調適應能力也都會上升,因此養生要遵從“中和”,這是中醫醫療、養生的核心。

  《黃帝內經》説:“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和則神乃自生”。《中庸》則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以飲茶為例,茶性寒,採用熱飲的形式,既可令清涼的茶性隨水的熱散開,衝蕩滌清人體內的暑熱火氣,同時也調和了茶的寒性不使之驟冷傷胃氣。

  又如,中國人對菜肴的烹調思路:扁豆、茄子之性是均勻的滲透寒,烹調中必須用大熱的大蒜;而對於螃蟹這種性大寒且凝聚的食材,則需要以生薑的溫散之性來調配。

  同樣,中醫養生推崇“太極拳”,講求動靜相兼,中和平衡,才是提升生命品質的最佳之道。

  所以,中醫是“中”的醫學,是“和”的實踐,是人類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平衡,尋求實現“天人合一”的醫藥道路。中醫醫療、養生,與其説講具體方法,毋寧説是結合具體人的體質、生存狀態與方式、天氣節律、地域特徵,找尋生命平衡的實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