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減産石油:沙特為何不吐口?

  • 發佈時間:2015-11-26 22:30:4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際油價跌至6年低位還有下行趨勢,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已出現鉅額財政赤字。本以為經濟承壓下沙特不會在石油減産問題上再過執著,熟料11月23日沙特“維穩”論調還只承諾與其他産油國合作穩定油價,關於減産一事仍不吐口。

  結果,國際油價短暫上揚後回吐稍早漲幅,跌破40美元/桶近在咫尺。究竟沙特還在等些什麼?

  不再闊綽

  低油價給沙特帶來的經濟問題,國際社會已經注意到。11月20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下調對沙特評級,長期外幣評級從此前的AA-降至A+,維持評級展望為負面。理由是沙特過於依賴油氣收入,經常性支出不穩定,公共財政有惡化跡象。

  標普的判斷並非無的放矢。一直以來,沙特財政收入近90%都來自原油,而油價開啟暴跌模式後,曾經揮金如土的沙特早已不復當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半年財政監測報告顯示,過去3年中一直保持鉅額預算盈餘的沙特如今預算赤字接近1400億美元,已經超過其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0%,這一比重是英美兩國在2008~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最嚴重期間財政缺口的兩倍。

  除沙特外,阿聯酋、阿曼、卡達、巴林等海灣産油國的財政狀況也不樂觀,赤字紛紛創下新高,阿聯酋、科威特、巴林和阿曼都已經或正在削減或取消國內沿襲多年的能源消費補貼。

  沙特為了緩解財政壓力,不僅削減開支、凍結預算,還大幅動用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的過去12個月內,沙特的外儲由7370億美元的高位降至6470億美元的三年來低谷。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沙特還首次決定在國際市場發債融資,五年內可能將債務比由不足7%升至50%。

  丟卒保車

  是沙特看不到自身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小夥伴”們面臨的財政壓力嗎?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指出,中東産油國家自然對此“心知肚明”,明白這是沙特在去年11月面對油價大跌時,一手主導的“不減産”戰略最終導致了油價現今的“暴跌”,更了解如果油價繼續低水準運作,一些産業結構非常單一的小産油國或將撐不下去。

  可為了維持自身在石油市場的份額,沙特還是決定丟卒保車。宋智晨強調,份額決定市場話語權,有了話語權就能夠決定市場價格。但當前的國際原油市場不是OPEC一家獨大,除俄羅斯在一旁“虎視眈眈”外,頁巖氣革命和石油出口禁令的放開也令美國崛起並成為一支實力頗強的新興力量,若此時OPEC主動減産,俄美不配合,那麼俄美不僅會得益於OPEC減産後的原油價格上漲,市場份額也會同期擴大,而OPEC則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不過這種“三足鼎立、各有損傷”局面畢竟無法持久,各方也在私下裏有一些小動作。宋智晨分析稱,誰能在未來原油市場佔有主導地位,“籠絡”住大客戶——中國十分重要。中國是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穩定了中國市場,就意味著拿下了全球市場份額的12.4%。

  因此,沙特在帶領OPEC不減産的同時,10月初宣佈下調銷往亞洲和美國的原油價格,銷往亞洲的原油售價降幅更是創3年來新高。中國國家海關總署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沙特向中國出口了399萬桶原油,環比上漲0.8%,從俄羅斯手中奪回中國第一大原油供應國的地位。OPEC的另一個成員國安哥拉向中國出口的原油數量也超過了俄羅斯。

  見此情形,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隨著OPEC價格戰升級,俄羅斯一名政府消息人士稱,俄政府正準備提供石油打折,以保持俄羅斯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但無論俄方消息真偽,至少現階段不減産取得的“成績”令沙特還沒有“吐口”的慾望。OPEC在10月發佈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曾樂觀地指出,隨著石油生産商削減支出,明年美國石油産量將出現8年來首次下降,這將提振市場對歐佩克自産原油的需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