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業4.0為兩岸合作增添新動能

  • 發佈時間:2015-11-26 21: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劉育英)隨著大陸《中國製造2025》和台灣“生産力4.0”戰略的相繼發佈,兩岸在新一輪工業革命面前,産生新的合作動力。

  首屆海峽兩岸工業發展與合作論壇26日在北京舉行。合力創新,共同發展兩岸工業4.0成為兩岸工業界人士共識。

  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製造大國,不過,在全球製造領域,中國僅為第三梯隊。為向強國進軍,中國開出30年“三步走”的時間表。

  而對於台灣而言,電子資訊、紡織、精密儀器等産業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不過與大陸一樣同樣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産能過剩等問題。臺經院副院長龔明鑫在會上表示,今年5月後,工業生産産值持續負增長,更是不同尋常的現象。

  面對全球性的增長乏力和新興産業的快速增長,近幾年,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相繼制定再工業化或製造業回歸相關戰略和規劃,製造業重新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競爭的焦點。而這些戰略的焦點,集中于將製造技術和資訊技術相結合,掀起一輪新的工業革命,即所謂的工業4.0。

  對於工業4.0將會産生哪些變局,海峽兩岸通信協會理事、工業和資訊化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表示,歷次工業革命或産業革命,都引發製造模式、製造方式的變化,進而引發國際分工地位、價值鏈,以至於大國博弈格局的調整。

  如果説在蒸汽機革命的1.0時代、電氣化革命的2.0時代、自動化革命的3.0時代,中國處於落後地位的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協理陳式千表示,“全球都處在工業4.0同一條起跑線,全球的統一標準還沒有完備,營運模式還不清楚”。而在這一片混沌的時候,兩岸大有可為。

  在這次論壇上,兩岸工業界人士對《中國製造2025》和台灣“生産力4.0”的對接達成高度共識,並對雙方合作著力點提出有益的建議。

  大陸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尤其是近10年來總體規模大幅度提升。而台灣有很多的廠商,市場反映快速,動作非常敏捷,全世界遍佈台灣企業的足跡。

  陳式千説,兩岸的産業各有所長,互補的機會非常高,兩岸産業在ICT、精密機械、自動化、雲端運算、大數據、應用服務、跨領域整合等領域經驗各有所長,互補機會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曾兩次造訪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對台灣工研院在推動技術成果産業化方面有獨到經驗,而這是大陸工業的一塊短板。他在論壇上説,“大陸一些科研的成果如何轉化要向他們學習”。

  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説,兩岸電子資訊産業都非常強,但更多立足於加工製造,缺乏核心技術,在關鍵環節的突破和創新方面,兩岸有很廣闊的空間。

  當日,兩岸工業界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將針對大陸《中國製造2025》和台灣“生産力4.0”相關重點領域開展合作。

  李北光認為,當天的論壇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雙方在戰略和民族振興層面上認識兩岸合作問題,有了這樣的意識,“其他都是技術問題、戰術問題”。(完)

工業4.0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必創科技 62.79 10.00%
3 昊志機電 14.74 10.00%
4 華自科技 16.19 9.99%
5 傑克股份 57.03 9.8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先導智慧 74.10 -3.29%
3 光環新網 18.24 -2.72%
4 盾安環境 7.21 -2.44%
5 三壘股份 13.83 -2.3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